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

2017-09-27 01:0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 正 文】

 

一、近代城市史的进展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潮流的兴起是以1986年国家“七五”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个近代新兴城市的研究开展为起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虽然起步晚,但较快,十余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城市史研究的探讨有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理论框架和研究。

  城市史研究作为一门新学科首先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之初在欧美兴起。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也开始得比较早,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有关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论著,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已经形成若干理论模式和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论著,但由于中西文化长期的阻隔,这些研究成果在80年代中国近代城市史学研究兴起时翻译成中文的极少,因而中国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是在缺乏理论和方法借鉴的情况下起步的。为此中国学者对城市史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十余年来,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近代城市史理论研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如关于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目的、意义,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城市化与近代化,近代化与半殖民地化,城市的体系、布局、城市的功能、结构、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动力等理论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不少学者还十分重视提出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模式,初步形成“结构”——“功能学派”、“综合学派”、“社会学派”以及“新城市史学派”等不同的学派。理论研究的多样化,一方面反映了学者们思维十分活跃,另一方面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城市史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深入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术专著和大量发表。

  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首先表现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这一课题的重视,从“七五”规划到“九五”规划,都将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项目,对相关的选题优先考虑,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和年度课题及青年基金课题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研究项目达十余个;此外国家教委和各省的社科基金课题都列入了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课题。在这种学术研究的导向下,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向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靠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繁荣。

  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在80年代兴起之初,研究者主要围绕少数新兴的大城市开展研究,力图从整体上说明各城市的地理、、、文化的多层次结构状态及其演变的过程,并且注意到各城市的文化特色,如提出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和重庆的“重庆精神”等。随着这几个国家重点课题的完成和正式出版,研究者们都注意到了对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主要表现在:

  (1)单体城市研究的普遍化和深入化。90年代以来,单体城市研究仍然是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与80年代不同的是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单体城市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展,从对四个新兴城市的研究拓展到对其他更多的城市进行研究,从对大城市研究向中小城市、从通商口岸城市向其他类型的城市研究扩展,如关于北京、成都、济南、广州、苏州、无锡、杭州、昆明、沈阳、大连、自贡、本溪、鞍山、洛阳等城市都有一批研究成果问世;二是单体城市研究向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研究深入发展,对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建筑、社会生活、阶级阶层等领域的研究都有一些较有份量的成果。

  (2)研究领域向纵深拓展,主要表现在从单体城市研究向区域城市研究和中国城市整体研究拓展,尤其是国家重点课题的导向出现了新的趋势。“八五”期间,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的设置不再是单体城市,而是强调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综合研究和区域城市研究,先后批准的国家重点课题有“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研究”等;此外国家年度基金课题和青年基金课题也设置了“近代华北城市系统研究”、“山东城市史研究”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课题。因而从90年代初期起,中国大陆的近代城市史研究出现了从对单体城市的研究向群体城市、区域城市研究和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史整体研究拓展的新趋势。“九五”期间,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仍然被列入重点研究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国家重点课题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等课题,这种强调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互动性研究,预示着中国的近代城市研究的发展方向。

  由于国家规划领导小组和学科专家组对近代城市史的高度重视,在“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规划中都设置了多个与近代中国城市史相关联的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逐渐由原来的无人问津变得热闹起来,“近代城市研究已成为近代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状况与趋势》418页,出版社,1997。)十余年来,随着研究人员的增多,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课题和经费的增加,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出版了包括学术专著、资料集和一般性读物在内的书数百部,发表了相关文章上千篇。(注:参见何一民:《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述评》,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1)。)

  3.有了专门的城市史研究学术园地。

  随着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热的兴起,专门的城市史研究学术园地也开始出现,其中最具的是天津社科院历史所和天津市城科会合编的《城市史研究》。这是一本不定期的以书代刊的辑刊,以原天津社科院历史所内部刊物《天津史研究》、《城市史研究》为基础,由天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城市史研究》从1988年第1辑出版到1998年共出版了16辑13本。《城市史研究》以发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为主,开辟的栏目有城市史探讨,中国城市化研究,城市近代化研究,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当代中国城市研究,世界城市研究,城市探索,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研究,城市结构研究,区域城市研究,国外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通讯,城市史研究译丛,学术信息,新书评介等。该辑刊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最重要的学术园地之一,也是中外学术界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外《上海研究论丛》等丛刊也是具有相当影响的关于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的辑刊之一。近年来,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创办与近代城市研究相关的内部通讯,如四川城市研究所编印了《城市化与化——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通讯》第一辑。

  4.科研和教学力量大为加强。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不受重视,研究者寥寥无几,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者。1986年以后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的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以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个课题组为基础的四个研究近代城市史的基地,形成了一支较有实力的研究队伍,各课题组的一些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十余年的努力,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骨干和中坚,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颇有成就的教授和研究员。

  同时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一方面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表现出来的活力逐步吸引了国内一些大、中、小城市从事地方史、地方志研究、编纂的人员转换思路,从城市史的研究视角对各自所处的城市进行系统的多维研究;另一方面,国内若干的教师和社科院系统的研究人员也纷纷加入到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行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城市史展开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设立了以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为主的科研机构,并开始招收中国近代城市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充实研究队伍。如四川以近代重庆城市研究课题组为基础于1988年成立了四川城市研究中心(后改名为四川城市研究所),并以中国近代城市史为主要方向招收研究生,已经和在读的硕士生有10余名、博士生有10名;并将于2001年开始招收相关的博士后。近年来,人民清史研究所、南京历史系等也开始培养以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博士生和博士后。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在学界同仁的努力下,取得了相当显著的发展,可以说,到本世纪末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二、近代城市史存在的与展望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异军突起,并呈方兴未艾之势。但整个研究才开始起步,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仅具雏形,无论在体系、研究、研究领域等方面都还存在若干问题与不足,亟需加以解决。

  国内学术界在近代城市史研究理论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但至今还没有产生某种权威性的理论模式;不少研究者在理论方面还存在若干模糊不清的认识或生搬硬套的情况,如关于城市史的内涵、城市史的基本线索、城市化的内涵、城市的动力机制等理论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发展分期的标准、城市类型划分的标准、区域划分的标准等理论问题的认识也比较混乱;在区域城市史研究领域内一些学者受国外理论的束缚仍然较大。

  在研究方法上,一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的理论、方法与科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相当部分研究者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单一的的方法,并满足于对城市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研究。

  在研究领域和选题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目前关于单体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而中国各地差异巨大的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还处于薄弱或空白状态。单体城市研究的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区域城市史研究和整体的宏观研究的全面展开。

  从城市结构的各层面看,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城市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并多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

  单体城市的研究和城市各层面研究的现状致使从经济角度研究区域城市史的成果相对较多,而从文化、社会等角度进行区域城市史研究的成果偏少。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研究难度直接相关,也与理论和方法的贫乏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已有学者提出应综合研究区域城市史,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多角度揭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形式和联系。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研究,也是最有可能在学术上创新,应该引起城市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的区域城市史研究一般停留在对少数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及部分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与相互关系上,很少研究区域范围之内数量众多、功能各异的地区性城市和小城镇及集市等的互动关系。这样不能充分反映区域城市群系统的多层次性特征。另外,对直接联系城市和乡村的广大市镇、集市等研究的不足,也将导致区域城乡关系研究缺乏扎实的基础。当前区域城市史研究还面临着如何在单体城市研究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充分体现“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优势和特色,避免区域城市史研究成果以单体城市研究成果简单拼凑组合的面目出现这一问题。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富有巨大的挑战性,它涉及到社会学、建筑学、地、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生态学、统计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的广博知识和宽阔的理论视野,因而这种挑战性产生了巨大的学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事这一领域的与探索。可以预期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出现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其学术生长点将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宏观理论的研究将会成为一个热点,呈现突进趋势;二、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仍将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三、城市的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将向精细化发展;四、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研究将会取得重大进展;五、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中国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城市比较研究亦会有重要进展,而单体城市研究虽然将继续进行,但在近期会呈弱化趋势。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

  1.进一步加强城市和的探讨与争鸣。

  近代城市史研究要突破现有的研究水平,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首先就必须在理论上和方法创新,要依赖于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是城市史研究深入发展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近十年来有部分研究者尝试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使人耳目一新,很具说服力。但从总的来看,近年来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中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还很不够。

  与城市史研究相近的学科主要有城市学、城市学、城市文化学、城市地、城市规划学、人口学、环境学等其他学科。这些学科各自所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对于城市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和价值,如城市社会学所强调的整体法则,即把城市作为系统的有机整体来对待,而不是把城市看成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整体法则认为在城市中,经济、人口、社会生活、、科学、信息、生态等过程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城市做为有机整体的性质和,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城市的整体效益生产于它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远非各部分的机械相加所能得到的。城市社会的整体法则对于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动作用,城市史研究者也需从整体来考察城市的发展,四川城市研究所的同仁们正是在借鉴城市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基础提出了城市功能结构的理论模式。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必须要注意同层引进,具体讲就在宏观研究方面引进宏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中观研究方面引进中观的理论和方法,在进行微观研究时引进微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如果非同层引进,难免发生不相适应性或排斥性,也难免不出现生搬硬套或贴标签式引进。

  要促进理论建设,还需要广泛开展学术争鸣,尤其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学术精华。西方主要国家在城市史研究方面起步较早,有很多很好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若干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我们应该对此加以认真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汲取,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努力创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史研究理论和方法。

  2.进一步加强城市史整体的宏观研究和个体的微观研究,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城市史整体的宏观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说来研究的面还比较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规模的探索才刚开始起步,很多认识还比较肤浅。皮明庥先生在90年代初曾提出加强“对中国城市系统和城市进行总体研究,组织力量编成宏编巨制—中国城市史,或分别著录成中国古代城市史、近代城市史、城市史、城市近代化史、中国城市化史等”的建议,但由于当时城市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研究人员的素质、研究的水平和研究条件都还不具备,因而此一建议难以实施。但加强对城市史的宏观研究至今仍是方向之一。

  此外加强城市史整体的宏观研究也包括对区域城市群、城市体系、城市系统的整体的宏观研究。这将成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种研究趋势。

  与此同时加强个体城市的微观研究,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也是今后的任务之一。城市的宏观研究应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如果微观研究十分薄弱,就难以为宏观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也较重视对城市史的微观研究,据四川城市研究所编印的《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索引》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近代中国城市、商业等有关城市经济的文章约有500余篇;关于城市、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城市组织、城市问题的文章约150篇;关于城市文化、教育、大众传播、、等的文章约40余篇。关于城市各层面的文章虽然较多,但研究相对说来仍然较少,不过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创新性的。

  进一步拓宽城市各层面的领域,特别是加强对城市、城市文化的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任务之一。

  此外对众多的中小城市的研究也将随着城市研究领域的拓展而提上日程。是一个大国,城市数量众多,大城市的比重相对较少,而中小城市则占大多数。为止,城市史研究主要以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近代以来,大城市的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向,但大城市的发展代替不了中小城市的发展,中小城市有其自身的发展,因而加强对中小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有其特殊的意义。

  3.广泛开展城市史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一种颇受重视的研究。城市史比较研究,一方面是对中外城市发展史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可就某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近年来,城市史比较研究已经引起了海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视,因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生长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比较研究需要注意纵向的比较和横向的比较,注意城市间的可比性。对国内研究者来讲,目前主要受到经费的制约,以致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受到限制,如有可能中外学者联合进行研究,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4.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

  除了以上的建议外,我们认为还需注意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把握。

  (1)注意对城市个性的研究和对城市发展的关节点的把握。

  中国城市的数量非常多,城市间的个体差异很大,不同区域的城市有着差异,同一区域的城市之间也有着差异,因而在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史时,应对城市发展的道路(模式)或近代化的道路(模式)有一个确切的认识,而且围绕着这一道路(模式)找出它在各方面的特征,并抓住最主要的特征,即该城市的个性。城市个性的把握,是城市史研究得以深入展开的关键。城市的发展史,往往是该城市的类型特征不断丰富的。在这些丰富的城市类型特征中,只有那些恒久地该城市成长、壮大的特征才能构成该城市的个性。

  研究城市个性还要注意对城市发展的关节点的把握。所谓城市发展的关节点就是明显影响城市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包括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大者如战争,次者如开埠、修路以及某种制度的创立、机构的设置、条约的签订,政策的制订,法规的出台等等。抓住了关节点,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随即凸现。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关节点的探析,进而把握城市发展的脉博,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

  (2)注意城市在全国或区域城市体系、城乡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一个城市,不论其规模大小,都会对其腹地内的较次城市和乡村产生影响。城市越发展,这种影响力就会越强,作用范围也会越广。反之,该城市腹地内的较次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变迁也会促进或阻碍该城市的发展。在探讨城市本身内部的历史进程时,应将其与该城市在全国或区域城市体系、城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这是全面、深刻地揭示该城市发展史的重要一环。

  (3)注意对城市的发展关系密切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因而城市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城市人的生产、生活的历史,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人物的言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直接、很大。但下层社会人物的言行对城市的具体发展也必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城市史研究的深入进行,还要求把在城市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城市内在发展的角度加以深刻理解,而不仅仅是个别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历史事件在某些城市的简单反应。从个别城市或几个相关城市社会内部、、民众意识等的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理解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进程、结果,将会丰富城市史研究的。

 

    上一篇:经济建设规律探索50年——建国后党对经济建设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