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金元时期北方经济(2)

2017-10-07 01:4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试论金元时期北方经济(2)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3.
  

3.河南

金代河南主要在黄河以南地区,不包括现在的豫北地区。河南南部自北宋时就是地旷人稀,经宋金战乱且又为宋金边防地区,至金代长期仍是人口稀少,落后。在金代盛时的金世宗朝,还是“人稀地广,蒿莱满野”。以当地经济。个别地方如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则是“地腴俗厚,而民富庶,侔于他邑。”

而金政府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更使河南地位陡然上升。河南经济随之发展起来。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省臣奏:“今河南郡县多古所开水田之地,收获多于陆地数倍。”其中以南阳(今河南南阳)最为典型。兴定四年参知政事李复亨言南阳有稻田500余顷,“亩可收五石”。次年五月南阳县令李国瑞又开水田400余顷。

元朝河南在金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蒙古军攻克开封时要屠城,耶律楚材劝阻道:“奇巧之士,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遂保住了城中147万人民。可见其农业、手、商业都很发达。此后我们还能看到,汴梁路农业不断有新的进展,以水稻种植为突出证例。元初,属县长葛县尹赵志,即在县南低洼之地引潩水开创稻田300余顷。临颍(今河南临颍)邓艾口也有民间稻田300顷。以路总管的级别专管汴梁路官营稻田事务,可知这里的水稻种植面积相当广大。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又添设都水庸田使司于汴梁,“掌种植稻田事”。朝廷专门机构特设于此,表明开封水稻生产达到新规模,地位日益重要。在古代开封上,类似情况是仅见的。

豫北卫辉路、怀孟路(今河南卫辉、沁阳)在优良的环境中持继发展。卫辉路“地当冲要,泉城水温”,“民情颇事商贾,地饶俗淳,勤于播种”;怀孟路“土壤腴润,其民纯实……虽地有肥硗之殊,而颇宜五谷,风俗尚俭。”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怀孟路修建广济渠,长677里,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5县,“民田三千余顷咸受其赐”,“甚益于民”,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卫辉路朝歌县(今河南淇县)是一片沃土,蒙哥汗五年(1255年)升格为淇州,“连甍表植左右闾,日中市集百货俱。荒榛一旦为亨衢……夫耕妻织园有蔬,桑无附枝麦两塗。芃芃翠浪西山隅,昔焉糊口今嬴余”。不但全面恢复,而且有了很大发展。新乡县更是“桑土衍沃,浸以清泉之润,民俗敷阜。”肥沃的土地加以丰富的水源,造就了一方富庶;汲县(今河南卫辉)“居天中,实通都剧邑,百物夥繁,合散于此。” 是商业繁荣之地。至元十三年前后,汲县新增垦田700顷,

包括今河南大部的河南江北行省在元代的整体发展,时人有着深刻的感受。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即有人言:“河南先民疏士旷,田价至弱……逮今民日生集,丛蓁灌莽,尽化膏沃,价倍十百。”此时距元朝建立仅30余年,土地价格以数十倍上百倍的幅度增长,显然是因为人口猛增,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并能生产出越来越多的财富。故而,元朝末年汴梁人对和平时期的河南经济追忆道:“河南提封三千余里,郡县星罗棋布,岁输钱谷数百万计”。元政府每年在此征收税粮2591269石,仅次于江浙省而名列第二,占全国总数12114708石的21.3%。至少可以说是北方诸省中贡献粮食最多的省份。此外还承担着数额巨大的竹木岁课,以元文宗天历元年为例,即有竹269695竿,板木58600条,额外竹木174830两。此外还有矾课241433两,也是全国最多,并占总数2449锭的99%。

4.山西

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缺水的瓶颈。

当地人民勤奋务农,充分利用土地和水利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使土地一年三收,良田亩产量最高者,可供应一人的口粮即6石左右。所以基本上能使大多数人家丰衣足食,而不必流浪或到外地谋生。有关史料进一步具体证实了余阙的记载。如王恽言,至元中绛州(今山西新绛)引浍河水入汾水,开发出水利田2000多亩,产量“亩收一钟。”一钟为六斛四斗,虽未必尽是如此,但无疑是高产田;绛州曲沃县(今山西曲沃)“土腴物阜,为绛诸县甲。”[xliii]另据王桢言,山西人“居常积谷”,荒歉之年可避免“流离之患”。[xliv]正所谓有备无患。众所周知,山西自古即有勤劳节俭习俗,史称“勤于耕耘”,“能俭勤农”,“惟勤农作”,“无游惰之人”。[xlv]“晋人勤俭风土然,山顶开耕自山趾”,“畦田虽狭水所腴,风俗勤俭仍岁熟。”[xlvi]正是靠着这种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以加大劳动投入的手段,创造出丰硕经济成果。元代山西经济是持续发展的经济,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金文最》卷88,刘秉文《保大军节度使梁公墓铭》。

《金史》卷92《曹望之传》。

《金文最》卷68,钮某《重修北极观碑》。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

《金史》卷50《食货志》5

《金史》卷100《李复亨传》。

《金史》卷50《食货志》5

《金史》卷16《宣宗纪》下。

《秋涧集》卷52《金故朝请大夫泌阳县令赵公神道碑》。

《金史》卷47《食货志》2

《金史》卷107《高汝砺传》。

《金文最》卷37,蔡松年《水龙吟词序》。

《金文最》卷68,李纶《创修泉池碑》。

《金文最》卷80,张献臣《清丰县重修宣圣庙碑》。

《攻媿集》卷111《北行日录》上。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

《马可波罗行纪》第148章。

嘉靖《许州志》卷5《赵志传》,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

《元史》卷193《刘天孚传》。

《滋溪文稿》卷12《韩冲神道碑铭》。

《续通考》卷3《田赋》3,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元一统志》卷1《卫辉路风俗形势》,《怀孟路风俗形势》。

《元史》卷65《河渠志》2

《秋涧集》卷54《淇州创建故江淮都转运使周府君祠堂碑铭》。

《秋涧集》卷61《新乡县尹刘君去思碣铭》;《故云中高君墓碣铭》。

程文海《雪楼集》卷6《靳同知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一统志》卷3《南阳府风俗形势》,《汝宁府风俗形势》。

《元史》卷186《成遵传》。

《元文类》卷17,富珠哩翀《知许州刘侯民爱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史》卷186《张桢传》。

《元史》卷93《食货志》1

《元史》卷94《食货志》2

《金史》卷108《胥鼎传》。

《金史》卷47《食货志》2

《金史》卷47《食货志》2

郝经《陵川文集》卷32《河东罪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金史》卷50《食货志》5

元好问《遗山集》卷17《寄庵先生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金文最》卷44,元好问《兴定庚辰太原贡士南京状元楼宴集题名序》。

《金文最》卷28,孔天监《藏书记》。

《马可波罗行纪》第110章、113章。

余阙《青阳集》卷3《梯云庄记》。

《秋涧集》卷37《绛州正平县新开溥润渠记》;卷53《绛州曲沃县新修宣圣庙碑》。

王桢《农书》卷4《积蓄篇》。

《元一统志》卷1《大同路风俗形势》、《太原路风俗形势》。

《秋涧集》卷7《恶沟行》、《题赵城南王开堡楼壁》。

    上一篇: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