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

2017-10-17 01: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外资投向不合理和利用外资质量不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有效利用外资,必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十七大以后,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制造业投资为主转向以服务业投资为主,另一个是由绿地投资为主转向以并购投资为主。
  关键词:外资;直接投资;用资对策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利用外资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从1979年到1986年,外资主要来自港澳,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服务业;1987至1991年是稳步发展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台湾地区的投资增加,投资区域向东部地区扩展,投资产业集中于出口型生产项目;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3年,是高速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0年是调整发展的第四阶段,跨国公司较多进入,更多行业开始利用外资;2001年以来就进入了成熟稳定的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4 382.88亿美元,年均利用626.13亿美元。
  在2001年和2002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吸收535.0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603.25亿美元;2006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达74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外商投资已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
  
  二、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1.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FDI的主要地区,以2007年为例,我国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总额的87.79%,而中、西部分别仅占7.29%和4.92%。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受历史和自然因素、地理区位、对外开放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开放了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由于投资的聚集效应,使得东部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成为了吸引FDI的热点,这种极不平衡的FDI区域分布,加剧了我国本来就比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状况。这种不平衡趋势的加强,将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的差距,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分布上,中国利用FDI的投向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多年来,中国始终比较重视生产性投资,70%左右的外资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2007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8.6亿美元,占全部使用额的54.65%。25%左右的外资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利用的外资严重偏少。据调查,在第二产业中,外资主要集中在一般加工组装企业,以消费主导型、加工主导型为主;在第三产业,外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公用服务中。这些产业布局是我国经济体制、生产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综合作用的结果。
  2.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减少了我国税收收入
  所谓转移定价,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采用的内部价格,它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跨国公司全球利益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相当多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高进低出”、“低进高出”甚至“主观列支”,可以达到调节利润、逃避税收、享受优惠、优化资产配置、减少和避免各类风险,进而达到对公司进行战略性总体调控的目的。据国家税务总局估计,跨国公司每年通过转移价格避税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在300亿元以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存在环境污染
  制革、电镀、杀虫剂、橡胶、塑料等产业一般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然而,这些产业一度成为外商在沿海地区投资的“热点”。由于某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跨国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妨碍了我国环保的开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上一篇: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博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