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

2017-10-29 03:3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后起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既不是
     摘 要: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后起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既不是先发国家或地区同样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国家或地区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相对落后性共生的。从介绍西部的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着手,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打造后发优势的传统思路及其局限性,进而研究西部的具体的后发优势,最后立足实际,考虑如何发挥西部的后发优势。
  关键词:后发优势;西部;改革
  
  1 西部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
  
  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理论很多,如“雁型发展”论、“后发性利益”论、“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梯度推移”论与“发展极—— 增长点”论等。上述理论都是从某一个视角来建立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理论的,未能从实证分析上阐明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其实,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可以用以下的图1来说明:
  
  图1表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最终体现在地区经济优势上,地区经济优势取决于地区的产业优势,地区产业优势取决于地区的企业优势,企业优势又取决于地区的企业家资源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资源与企业家精神取决于地区的机制创新,机制创新又受制于地区的制度变革, 地区的制度变革在根本上取决于地区的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既要从外部吸收新观念,又要消除自身存在的旧观念。图1各个环节都是紧扣相连,每一环都是以其前一环为基础的,并且相互作用的。如产业优势决定地区优势,反过来,地区优势又进一步强化产业优势;机制创新催生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反过来,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又会促进发展机制的更大创新。
  
  2 西部欠发达地区打造后发优势的传统思路及其局限性

大学排名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在打造后发优势时往往沿着两条基本思路展开,第一条是打造投资环境,全力对外招商引资;第二条是理顺地方资源,从资源优势出发或发展现状出发,规划优势产业,寻找能够成为优势产业的“良种”企业,然后对这些“良种”企业采取倾斜政策,打造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企业与企业群体,形成地区经济的先导与支柱。仔细考虑并结合实际思考一下这两条道路都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1)第一条道路可归纳为:“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有的地区提出“要有2/3的干部、2/3的时间用在招商引资上”,其招商引资的决心可见一斑。这种“大跃进”式的招商结果往往是:协议项目签得多,落实少,真正有效的项目更少。结果是“劳命伤财”,不仅没发展,反而适得其反。
  
  (2)第二条道路,归纳为“选拔良种,倾斜发展”。 选拔“良种”企业依据的是比较优势原理,或具有潜在优势,或具有现实优势,但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更加复杂,有时候还会束缚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3 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具体的表现
  
  3.1 资本的后发优势
  主要指由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产生的后发优势。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资本富裕的先发国、地区的投资收益率,要低于资本贫乏的西部地区。如果资本是自由流动的,受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这种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将导致先发国,地区—— 发达国家,地区、国内东部、中部地区的资本向西部地区转移,由此促进了西部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
  3.2 技术的后发优势
  主要源于技术的准公共物品特性产生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先发国、地区通常是技术创造与发明的主导力量,因为此举耗资巨大、耗时漫长、风险过大。对于后发的西部地区而言,无力且不必重复这一过程,而是利用先发国、地区的技术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实现技术转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3 人力资本的后发优势
  主要归因于知识的非排他性和共享性。知识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同时,知识又具有相当的时效性,总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所以,对后发的西部地区来说,对过时和现有的知识进行再投资是不可取的;其理性选择应该是,充分利用先发国、地区的知识的溢出效应,跳过他们经历的漫长、曲折的知识创造和积累阶段,迅速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直接进入知识的较高层次与较高阶段。

搜集整理:

    上一篇: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