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2017-10-30 04:05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实证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最终
     摘要: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最终仍旧未能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发展目标。通过结合1978年~2006年江苏省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关系和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建立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模型,分析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作用机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实证分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H钱纳里和M塞尔奎因提出了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世界模型。该模型研究了90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工业化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的结论。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根据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指标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U=0.52+1.882I(R=0.933)。其中:U指城市化率,I指工业化率(工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R为相关系数。这个模型表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同其工业化有很大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化率每增长1%,城市化率则增长1.882%。国内学者根据我国1949年~1988年的时间序列资料,构建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U=5.515+1.075I(R=0.679),得出新中国成立40年来,工业化率每增长1%,城市化率增长1.075%的结论。这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在关注城市化与工业化整体相关关系时,没有进一步关注城市化与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包括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对此,本文采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型作为标准,结合1978年~2006年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关系和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及衡量指标
  1.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类型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1)“超前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2)“滞后城市化”,有些国家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3)“适度城市化”,即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加速器,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适应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极大地推进工业化。
  1.2衡量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根据钱纳里等人的观点,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应当是人均GDP水平、产出结构和结构。经济发展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促进关系”。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步伐,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得到提高,产生了需求结构随收入提高而转移的趋向,变动了的需求结构必然带动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相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工业化使人口和资本由无序状态变为高度集中的有序状态,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组织、先进技术得以大规模采用、劳动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第二、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地方,在其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经济的总体水平。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与城市化联系密切的既有产出结构的转变也有结构的转变,因为结构的非农化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因此,产出结构与结构的变动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1)城市人口比重。该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城市化水平指标。它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城市化水平是某一地区内的非农业人人口的比重,这个指标体现了人口在经济活动上的结构关系,较准确地把握城市化的经济意义和内在动因,反映了生产方式变革的广度和深度。

搜集整理:

    上一篇: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