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2017-10-31 06:2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技术创新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安徽省国
     摘 要:技术创新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障碍因素。因此,探究其原因,寻求对策来构建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保障安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安徽省 
  
  1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1.1 安徽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2005年,安徽省的煤矿瓦斯治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这是国家发改委在该领域首次批准组建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当年全国获批的九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其中之二。另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国风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3月20日,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落户安徽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现在的安徽省国有企业正在广泛开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积极培植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1)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近年来,安徽省国有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淮南矿业集团煤矿瓦斯重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邀请代表国家煤炭行业最高水平的14名院士和5名专家开展“煤矿安全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推动矿区瓦斯治理。安徽中煤特凿集团注重产学研结合,成功解决了上海地铁四号线黄浦江下隧道工程严重渗水事故,在世界同行中引起震动。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安徽省组织开展了“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14位代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最高水平的院士和专家,深入江汽、奇瑞、华菱3家企业,开展学术交流、规划研讨、技术难题诊断、产学研项目合作等一系列活动,共作学术报告16场,洽谈技术难题和项目50多个,达成项目合作协议15项。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大力推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安徽省国有企业立足于在扩大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对引进的大量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铜陵有色公司对引进的“闪速熔炼技术”消化吸收,研制出“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和成套设备”,实现了我国铜冶炼技术的历史跨越,从落后约30年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安徽叉车集团引进日本TCM制造技术,经过不断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力”牌系列产品,牢固占领了国内市场并进入国际市场,该集团计划“十一五”期间再投资1.6亿元进行技术创新。
  (3)努力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安徽省坚持把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技术进步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安徽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了国有企业创新示范试点。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深化体制改革着手,积极探索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为依托,有计划地培养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目前,全省国有企业拥有各类技术人才4.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0%,为开展自主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4)支持骨干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支持奇瑞公司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民族汽车的自主品牌。二是加快安徽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建设,推进其自主开发的农作物秸秆发酵转化燃料乙醇技术项目。三是积极支持马钢、江汽、合肥叉车、海螺、国风和淮南矿业等一批大集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没有大量外来投资和技术涌入的情况下,自主创新对安徽来说,几乎是唯一的选择。马钢、奇瑞、丰原、江汽、海螺等一大批皖籍国有企业,凭着一股执拗精神和满腔奋斗热情,在全国打拼出了影响力。

搜集整理:

    上一篇:论赣州模式: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