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分析
2017-11-02 02:29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河南省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本文概括阐述了林业的基本功能,以河南省林业资源状况为基
【摘要】本文概括阐述了林业的基本功能,以河南省林业资源状况为基础,着重研究分析了河南省林业建设显著的经济功能,对于科学认识林业、加快林业发展、全面发挥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建设河南省林业经济功能
一、林业的基本功能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其特殊功能决定了森林在维持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林业的“三大”功能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既能为社会提供具有生态功能的生态产品,又能为社会提供具有经济功能的林产品和具有文化功能的生态文化产品。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具有缓解温室效应的功能。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蓄水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据有关部门测定,一片10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在年降水量340毫米的情况下,每亩林地的土壤冲刷量是60公斤,而裸地的土壤冲刷量高达6750公斤,森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木材是公认的原材料,可以制成人造板,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车船等方面,也可以生产活性炭、栲胶、糠醛等林产化工产品。除木材之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1100余种物产,其中不少是不可替代的。林业还可以提供大量机会,缓解压力。国内外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森林资源,水灾、旱灾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国森林涵养的水量相当于我国水库总库容的80%。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森林兴衰的结果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人类活动索取自然资源的主要对象之一,其索取的程度、目的都在发生变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和人类对自然和谐共存关系的认识。森林的兴衰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回顾人类的文明进程不难发现,森林的繁茂曾为人类文明带来了光明,森林的衰亡亦曾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衰落和转移。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对森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利用和破坏。农业革命的兴起,大面积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面积森林变成了工业原材料。联合国发布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森林的锐减导致了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和温室效应加剧六大生态危机,全球陆地四分之一的土地严重荒漠化,60%的陆地淡水资源不足。近一百年来,北极地区的冰盖减少了42%,海洋面上升了50厘米。
面对生态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与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赋予了林业首要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有效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状况,而且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不断的建设与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功能效益不断增强。全国人工林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3。据联合国全球森林资源最新评估,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约1亿亩,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6000多万亩,我国人工林面积年均增量占全球年均增量的53.2%,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联合国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