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科学发展愿景中的区域统筹战略:中部崛起的分

2017-11-02 03:4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愿景中的区域统筹战略:中部崛起的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科学发展是协调的和谐的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始终是华夏大
     摘要:科学发展是协调的和谐的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始终是华夏大地劲吹的东风。西部大开发使共和国相对落后的这块土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振兴东北使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科学发展同样也为古老神州的中部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经历了“塌陷”、“觉醒”到“崛起”,秀姬的中部必将挺直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抒写改革开放三十年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区域战略;中部崛起
  
  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党的十七大上得到更加完整和清晰的阐述: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其中,中部地区在经历了“塌陷”的痛楚和“觉醒”的彷徨,正在“崛起”的征程上疾步前行。
   一、发展进程中的中部塌陷
   晋豫鄂皖湘赣中部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进北,这里是中华神州的腹心之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何止是不进则退,即使稍慢也会落后。1990年中部六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为23%,2003年则下降为19%。反映在人均GDP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而到了2003年,下降到了75%,中、东部地区的GDP差额比扩大了6倍。从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l 369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中,中部地区没有一个。历史上曾代表“中国”本义,曾是繁荣象征的中部地区,反而成了“经济盆地”。
  1 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导致优势“屏蔽”
  中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对外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同时,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一方面制约了中部地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完善,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企业投资等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中东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丧失了原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体制优势、地域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 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路径依赖”
  思想观念往往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虽然它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它从深层次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最根本的。中部地区农耕文化深厚导致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突出表现为:一是求平球稳,怕冒风险、小富即安的心态重,风险投资意识薄弱;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怨天尤人,创新意识差;三是观望等待,行动迟缓,对国家政策反应慢,常常是步东部地区后尘而错过了利用和发挥国家政策效益的最好时机。这种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使中部地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等思想惯性比较浓重,加之产业和体制的惯性,发展过程出现严重的“路径依赖”,中部地区构建新的发展优势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3 国家对中部缺乏政策倾斜导致“政策洼地”
  中部区域发展政策是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东部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振兴战略,而中部地区一直处于政策边缘化的境遇之中。
   二、制度创新的实践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使中部六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产业布局的升级战略
  产业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更替才有产业体系的不断演化,才有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并且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务之急是发展区域产业。
  第一,区域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即便是高速发展,也不能掩盖中部地区在产业构成上的缺陷。以2004年为例,中部的产业构成偏重于附加值增幅率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

搜集整理:

    上一篇: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