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全民健保制度实施绩效论析
2017-11-04 03:3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台湾地区全民健保制度实施绩效论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全民健保制度是台湾地区第一个涵盖岛内全体民众的社会保险
摘要:全民健保制度是台湾地区第一个涵盖岛内全体民众的社会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全民健保已经取得较好的绩效,表现在岛内民众就医公平性和可及性大大提高、民众满意度较高、医疗保健总支出成长趋于稳定。全民健保制度不仅使岛内民众得到实惠,而且其成功的经验引起了国际健康保险界的关注。
关键词: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实施
对于全民健保的绩效,台湾岛内多
数学者认为是显而易见的,故着墨不多,仅能从官方的报告和宣传资料中有所陈述。但全民健保实施的意义重大,值得肯定。具体表现在:
一、就医公平性和可及性大大提高
健康保险的实施范围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保险水平的指标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实施健康保险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但到目前为止,仅有瑞典、日本、意大利、丹麦、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健康保险的民众覆盖率达到100%。而台湾地区的全民健保制度,从1995年3月开始到2005年3月,仅用10年的时间,就有2 208万人投保,纳保率高达99%,仅剩下不到1%的人口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因素未加入全民健保。可见,全民健保的覆盖面已经遍及岛内绝大多数民众,参加保险的民众都可以在全民健保的庇护下公平就医,这一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医疗服务资源呈增长趋势,为民众就医提供了更多的实惠和方便。从医疗产业各种执业人员的统计来看,台湾地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医事人员数已经从1995年的55.4人,增加2002年的77.9人;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从1995年的52.6增加到2002年的59.2。从全民健保特约医疗院所的总数,在1995年为14,599家,到2003年达17,259家,同样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些进展大大增加了台湾地区民众就医的便利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与此同时,全民健保制度还对低收入者、无力承担医疗消费的弱势群体实行特殊的政策,以保证他们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如补助中低收入老人的健保费、免除3岁以下儿童就医的部分负担、照顾山地和离岛地区的民众、照顾低所得收入家庭和重大伤病患者及其家庭等。
总之,全民健保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就医可近性,而且保障重大伤病患者、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就医机会,从而普遍提高了民众的医疗消费水平,岛内民众因病而贫、因贫而病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二、民众满意度较高
全民健保医疗给付的范围较宽泛,原则上只要是民众生病、受伤或生育所必要的医疗服务,全民健保均提供给付,除非《全民健保法》明文规定不给付的项目。全民健保开办以来,给付的范围日益扩大,如艾滋病给付、孤儿药给付、促进山地离岛服务、海洋性贫血给付等,每年约需增加20亿元新台币。药品部分,每年“中央健保局”均会根据药品的疗效与成本效益新增给付药品,每年约需要增加15亿元。另外,为了提供保险对象持续性的医疗照护,全民健保还陆续将居家照护纳入医疗给付范围,并且将居家照护的对象扩及到合法立案的护理之家、安养机构与养护机构收留的民众,大大减轻了民众的就医负担。与此同时,民众的健保受益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健保服务指标显示:到2002年,无论全民健保特约门诊率、住院就诊率、住院日数等,全部是上升曲线。民众家庭健保受益与家庭保费支出的倍数比,也一路从开办时的2.57倍,攀升到2002年的3.03倍。由此可见,全民健保制度实施以来,台湾地区民众的健保受益远大于保费支出的增长。
因此,全民健保的民众满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1995年9月,全民健保制度最初施行时,岛内民众的满意度仅有30.0%。到2001年12月,就达到70%以上。其后,虽然曾因为2002年9月施行全民健保双涨,导致2002年11月满意度下降至59.7%,不满意度上升至29.6%,但是很快民众满意度又逐渐回升。以2005年12月所做的一次民调显示,全民健保的满意度又高达76%。因此,全民健保被称为岛内民众满意度最高的一项公共政策。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