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公共政策选择研究
2017-11-05 06:0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大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公共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当今世界,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及其对经济发
摘要:当今世界,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已形成共识,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的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乃至国家的发展。如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进行科学的公共政策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大庆经济转型中的公共政策导向关键在于加强地区财税政策支持,优化产业政策并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其中主要包括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建立专项补偿资金,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
社会保障政策等,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公共政策体系。
关键词:经济转型;大庆市;公共政策选择
从理论上来看,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对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以达到某一特定目标所采取的
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可能选择不同的公共政策,以适应于不同时期公共利益的取向。从2002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开展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应该说这是我国公共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公共政策选择。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数量众多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着资源耗竭的困境。从历史的角度看黑龙江省大庆、伊春等城市是一些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兴的城市,特别是大庆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自身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2005年5月,国务院将大庆、伊春市等城市列为石油、
林业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作为一个拥有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的省份,无论是从转型的方式方法上还是转型的技术手段上,都能给全国其他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实践意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大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及相关政策问题分析
(一)近年来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1.大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概况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辖5区4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69.3万人。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56.8亿吨,天然气可储量1 00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17亿多吨,实现连续27年5 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2007年全市实现GDP 1 822.4亿元,同比增长10.5%;地方财政总收入117.6亿元,增长3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6亿元,增长25.2%;完成工业增加值1 506亿元,增长9.9%;生产原油4 169.8万吨、天然气25.5亿立方米;石油工业、中直石化工业、地方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 185亿元、86亿元和185亿元,增长4.4%、29.5%和35%;农业增加值实现55.3亿元,增长3.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2亿元,增长19.7%。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3.4亿元,增长13.5%。(资料来源:大庆市人民政府网)
2.大庆资源型城市产业特点
产业分类严重向第二产业倾斜大。大庆市作为资源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5.33%。从大庆市工业内部结构来看,重工业所占比重大,工业产值结构中,轻重工业之比达到1.02∶98.98。
地方工业是推动大庆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三年来,地方工业一直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形成了石化和农产品加工、纺织、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1+5”的接续产业发展格局,辟建了大豆产业园、精细化工园、皮革城、轻纺城、石蜡工业园、橡胶工业园、注塑城、塑编城等19个优势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大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6年的3.1∶85.7∶11.2调整为3∶85∶12;油与非油经济比例,由2006年的64.6∶35.4调整为61∶39;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例,由2006年的84.5∶15.5调整为83.5∶16.5。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大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政策缺陷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