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提要 我国农民收入过低是“三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需求供给模型提供一种解决思路。它证明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单靠名义收入量的增加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在某种条件下还会使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恶化。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是调整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的价格比,促使农户家庭修正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比例,从而改善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达到更高的消费层次。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 模型
一、农产品供求模型的基本假设
1.一国封闭,即不必考虑国际贸易、汇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
2.一国仅存在三大部门:政府、农户家庭、非农户家庭。其中农户家庭仅生产农产品,非农户家庭仅生产非农产品。农户家庭除了消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之外,还通过交换,消费非农产品。
3.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可以互相替代,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并且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比价的变化,消费者会修正他们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比例。[1]
二、农产品需求供给模型推导
1.农产品总需求曲线的形成(芒德尔-弗莱明模型)[2]
农产品的总需求为既定的价格水平上一国内所有居民所需要的农产品总量。它等于农产品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农户家庭农产品交换额的总和。这种关系记为
⑴
⑴式中, 为一国对农产品的总需求; 表示农户家庭自己所消费的农产品量; 为农户家庭对农产品的投资支出。 为政府对农户家庭的农产品支出。 为农户家庭农产品交换额。作为恒等式,⑴式总是成立的。一旦决定了 、 、 、 的决定,则就可以知道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农户家庭既消费农产品又消费非农产品。因此,农户家庭的名义消费总值为
⑵
⑵式中, 、 分别为农产品、非农产品的价格。 为两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即产品价格指数。 为农户家庭实际总消费量。在一般情况下,
⑶
其中, 、 为农户家庭总消费中总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加权值。这一权值可以通过农户家庭消费调查确定的代表性农户家庭两种产品消费支出比例给定。在 确定之后,农户实际消费总值为
⑷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得出投资支出价格指数 和政府农产品支出价格指数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指数虽然都是 、 的加权平均数,但是权值不同。即农户家庭的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比例不同。农户家庭投资支出的名义总价值定义为农产品投资支出和非农产品投资支出的和
⑸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当管制价格P的上升时,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
假设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受其所能消费的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数量,且其所得的全部收入均用来消费。其具有良好性状偏好,选择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弱公理。根据上述有关农产品市场均衡,则
1.在 时, ,时,市场均衡产量等于 时,此时农户家庭的初始禀赋为 ,通过交换,农户家庭选择在 点消费,则明显的其在A、B两点更偏好B点.。如图5所示,三条预算线的 值大小关系为 。
根据显示偏好弱公理[3],可以看出 。即当 上升时,农户家庭的生活境况恶化,当 下降时,农户家庭的生活境况改善。同样该结论也适用于农产品价格由市场条件决定的情况。
2.在 且 或 时,若 变小,初始禀赋下降。根据显示偏好弱公理, 则农户家庭消费有如下几种情况(如图6)
同理,可以求出在 变大,初始禀赋上升的各种情况。结合农产品价格变化,农户家庭名义收入量变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户家庭实际生活境况的改善与恶化除了与农产品价格有关之外,还与非农产品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试图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改善农户家庭的实际生活境况是有条件的。
四、农产品供求的线性模型
通过以上的定性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些有关提高农产品价格影响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但是却不能进一步指出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可行的。下面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Abstract: Over-low income of peasants is a highlighting problem in China, needs to be studied from various aspects. model based on demand and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solution for this problem. Increase of nominal income cannot solve this problem, and on a certain condition aggravate real life circumstances of peasant households. One method of enhancing peasants’ income is adjusting the ratio of the pri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non-agricultural products. Peasant households would correct the ratio of consump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products and come to the higher level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price; model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