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对接机制探讨
2017-11-29 01:1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农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对接机制探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农产品终端市场供求和多种信息的匮乏或不对称,往往给生产
摘要:农产品终端市场供求和多种信息的匮乏或不对称,往往给生产者带来生产决策的盲目性和低收益,同时也使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产品或付出较高价格。因此,如何在农产品终端市场双向或多向传播准确、全面、及时和对称的农产品信息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脱节对农业生产者、消费者和农业生产资源优化配置造成的不利影响,对农产品终端市场的信息对接机制进行构建,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机制
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产品生产供给信息与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终端市场信息的脱节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等环节由生产导向向需求导向迈进,实现农产品供给市场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进而改善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共赢,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三农”服务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脱节的影响
(一)缺乏专业的终端信息发布组织导致农业生产者不能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
由于农民知识能力的限制和农村信息传递物理条件的限制,在参与市场交易过程中,面临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使农民掌握的农业信息是不完全的、又是不对称的。这时,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利用差价操纵整个农产品市场,将风险转移给掌握信息劣势的农民,使其承担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产品终端信息发布组织,农民要获得等量信息可能付出成倍的成本,增加收集信息的难度,同样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的匮乏或不对称,会导致农产品市场的非均衡性,破坏农业投资所必需的连续性和稳定;还容易出现生产者小规模的同向生产行为,从而加剧农产品市场的非均衡性,加剧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流失,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生产决策的盲目和低收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农产品终端信息的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损害消费者利益
农产品终端信息的不对称是指农产品市场上卖方与买方对于有关交易对象的农产品内在质量、性能、价格等信息掌握是不对称的由于农产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征,而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就会造成农产品消费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导致农产品市场中低质量的农产品将高质量的农产品逐出市场,消费者最终消费的是低劣商品的现象,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产品或付出较高价格。
(三)不能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最优配置的核心总量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不同信息,以改善经济决策者的决策环境,实现市场对生产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当农业生产者不能准确、及时、有效地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时,信息对生产过程的导向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结构性剩余,表明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对农业生产的导向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实现。
二、造成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脱节的因素
(一)政府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一方面农民作为主要的生产者受知识能力和农村信息传递条件的限制,信息获取的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可能具备所有农产品的知识,消费者购买之前必须要进行信息的搜寻,有些农产品安全质量信息甚至搜寻不到。这使作为农产品市场中的两大主要主体农民和消费者在关键信息的获取上将会是高成本的,信息搜寻的高成本将影响农民和消费者对信息的搜寻,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美国在农业信息管理上,从信息资源采集到发布都进行立法管理,并不断完善这种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介入到信息对接领域,仅对信息需求方与发布方进行一种宏观的、粗放式的管理。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