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联动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分析

2017-11-29 02:2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产业联动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作者:简晓彬 沈正平 刘宁宁

  内容摘要:产业联动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大联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激发区域创新潜力,从而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本文以江苏徐州、无锡为例,分析两地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梯度性,探讨区域产业联动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关键词:产业联动 新型工业化 产业结构
  
  产业联动,即区域之间以“行政区”为单位,以市场力为主导,借助行政外力推动,以产业互为需要、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双向互动经济发展系统。新型工业化,即在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以创新为动力,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达到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之功效,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产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机理
  
  产业联动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见图1)。以产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通过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和产业转移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机制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区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以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寻求在一定时间、空间和稀缺的资源供给范围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效率,从而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区域产业转移机制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变化引起失去优势的产业在区域间转移的运行机制。产业转移一般呈现梯度推移规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区域按优势互补原则,将一个区域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一方面,可以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腾出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在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区域间的传递,推进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产业联动在促进资金、技术流动的同时,加快了人才培养和流动的速度,加大了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而人力资源开发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最终取决于人才。人才是创新的主导因素,创新则是产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传导纽带,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驱动力。
  
  产业发展差异性和梯度性实例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日益扩大。为缩小差异,江苏制定了“南北挂钩,结对扶持”的联动对策,徐州与无锡结成了挂钩合作伙伴。徐州和无锡在自然环境、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各有比较优势,互补潜力很大。在多年的南北挂钩合作中,两地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产业互补、联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联动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
  (一)产业结构差异性
  一般而言,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越大,表明地域分工水平越高,区际产业联系就越密切,各地区可以在产业联动中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区域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区域工业化进程现状考虑,本文主要分析徐州、无锡工业结构的差异性。具体计算中,参照徐州、无锡统计年鉴中工业产业分类及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推荐的相似系数指标进行计算(见表1)。
  由表1可知,徐州、无锡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工业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较强。从主导或支柱产业看,徐州主要是食品饮料、建材、普通机械、电力、化工等产业,无锡则以轻纺、电子、机械、化工、医药、特色冶金等产业为主。两地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组织产业的转移与对接,以产业联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上一篇:浅议我国酒店的绿色公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