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

2017-11-29 06:29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文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文化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
  关键词:文化产业 长三角地区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它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税基,而且具有提高房地产价值、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水平等间接效应。虽然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问题关注的并不多。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问题进行计量检验。
  
  计量模型与数据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处理联立方程组时经常采用的似然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UR)方法进行检验,以克服异方差和自相关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江苏泰州和浙江台州两个城市地级市建市时间较晚,在本文计量区间内数据缺失年份较多,所以予以剔除。所有数据取自1992-2006年《中国城市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设定检验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
  GGDP=C0+C1CUL+C2I+C3H+C4F+C5(CUL*I)+C6(CUL*H)+C7(CUL*F)
  上式中各变量解释如下: GGDP为14个城市统计1992-2006年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反映了各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绩效,本文中GGDP为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均为解释变量;CUL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指数,由于缺乏各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根据掌握的数据,本文以广播电视电影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等四个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地GDP比重来代替; I为国内投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来衡量; H为人力资本指标,选取的人力资本变量为各市高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F为利用外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增长率来衡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本文引入如下交互乘积项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CUL*I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本国投资规模的相互作用;CUL*F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互作用;CUL*H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相互作用。交互乘积项的使用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变量间内生性问题。
  
  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部分,前者采用14城市的数据检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使用所辖城市的数据对各省市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省市的不同表现。对整体分析模型和三个局部分析模型进行LM检验的结果均拒绝采用OLS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备择假设。从Huasman检验结果看,总体分析模型的P-value为0.000,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个局部分析模型的Huasman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本文采用逐步引入法,逐渐扩大解释变量的个数并删除不显著的参数,分析对比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使用逐步引入法的回归分析共包括七个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文中略去计量结果。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
  CUL的系数始终为正,而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计量模型中的R2多在0.3左右,即该模型自变量的变化只能解释因变量变化的30%左右,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教育、金融、信息等关联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基础雄厚,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大,虽然如此,该地区文化产业依然属于弱势产业。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上一篇: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形成、特征及功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