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与过程机制
2017-11-29 06:5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谈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与过程机制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本文在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
内容摘要:本文在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并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过程机制。最后,对如何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产业创新 创新路径 创新过程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路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创新理论。他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电力、钢铁、石油、
化学、合成纤维、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等产业的创新做了实证研究,并构建了产业创新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高技术产业创新问题日益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而高技术产业具有传统产业明显不同的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高渗透性等特点,由此其创新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与过程机制,揭示其创新的有关规律性问题,对于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以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和特征
(一)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
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把创新比作生物遗传上的突变,“这类似于
生物学上的突变理论,即不断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地破坏旧的并创造新的结构的‘产业突变’构成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弗里曼指出,产业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系统因素是产业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产业创新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创新是指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转换的能力,而微观层次的产业创新是指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的能力。我国有学者将产业创新理解为介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与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之间、连接二者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及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根据上述关于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理论观点,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可将高技术产业创新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创新就是从高技术研发,经过技术创新和扩散,到形成高技术产业的突变过程。从微观来说,高技术产业创新也就是高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企业成长,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过程;从宏观来讲,高技术产业创新也就是高技术产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从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转换引起产业结构跨跃式升级的过程。
(二)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
1. 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介于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和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之间的中观层次创新。企业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而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带动企业创新并为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扩充企业创新能力储备,带动和活跃企业创新,并且通过政策扶植、帮助和引导企业创新,同时为国家创新提供信息、资金、智力等服务。所以,高技术产业创新对于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上的桥梁意义。企业创新、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国家创新是一个从底层到高层的创新体系,它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高技术企业创新是指由高技术企业为主体而实施的创新行为,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础。按照加里•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观点,高技术产业创新应该是“高技术企业转型的能力以及改造现有高技术产业的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创新而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分化和减少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风险使高技术企业摆脱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束缚,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同时,高技术产业创新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力也是一国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创新可以为高技术产业创新和高技术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环境,包括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指导与制定行为规范和准则。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