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第一产业增长与结构变化

2017-12-17 01:1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第一产业增长与结构变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摘要】1978~2006年中国第1产业总量取得很大
毕业

【摘要】1978~2006年中国第1产业总量取得很大的增长,同时其增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单1的农业产业增长转向农、林、牧、渔产业多样化产业增长。那么第1产业总量的快速增长与其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1产业的增长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关键词:第1产业增长 结构变化 熵指数

1、引言
关于我国第1产业增长的问题,较早的研究有林毅夫(1994)以及麦克米兰等(Mcmillan,Whalley and Zhu,1989)比较早地分析了中国农村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均认为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经济制度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这1转变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产出惊人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少安等(2005)则对中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予以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经济在此期间,由于不同阶段实行的产权制度不同,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也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差异;而投入相同的或可比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权制度下,要素的利用率也有差异。另有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王红林、张林秀(2002)则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公共投资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以及技术进步与发展,进而说明公共投资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作用。孟令杰(2000)则利用非参数DEA 方法对我国1980—1995年农业产出的生产效率进行测量。乔榛、焦方义 和李楠(2006)研究了1978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制度和农业财税制度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集中于第1产业增长总量,较少关注其内部结构,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4大产业的增长问题。本研究希望在这方面得到1些有意义的结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文章第2部分说明刻画第1产业结构的熵指数的计算方法,并计算1978~2006年各年份的熵指数,第3部分使用Logit模型估计第1产业增长队熵指算的影响,并得出研究结论。

2、指标构建及数据收集
(1)、构建刻画结构的熵指数
对于1个有 个子系统组成的简单巨系统,考察系统具有可加性的某性质 ,其测得总量为 ,每个子系统的测量值为 ,它对总量的贡献为 ,则系统关于性质 的熵指为:
(1)
熵指数可以很好的刻画总量中,各个不同组成成分所占比例的变化,当少数成分所占比例增加,出现以1种或几种成分为主的结构时,熵指数减小并趋向于0,当结构平均,各成分所占的在总量中的比重相当时,熵指数较大并且收敛。
(2)、数据收集及整理
根据研究的目的我们选择1978~2006年,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各自的总产值 (i=1,2,3,4)。构建刻画我国第1产业结构的熵指数,数据来源为历年的统计年鉴。
(2)
因为在对农业结构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考察的是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4大产业在整个第1产业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的趋势。因此熵指数 的取值范围为 ,熵指数取值越小说明农业结构越趋向于单1产业,相反地,熵指数数值越大说明4大产业越趋于平衡。
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的1978~2006年,历年的熵指数如表1:
对图1进行分析,总的趋势,熵指数值在增加从1978年的0.46,到2006年的0.77,增加了67%。这说明从1978年以来,我国第1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依靠单1的农业转向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协调发展,共同增长。第1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另外,可以发现1988年、1994年和2003年出现了峰值,这几个峰值的出现处于我国粮食产量停滞、徘徊期间,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增长依然保持高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表1: 1978~2006年第1产业结构熵指数

年份

熵指数

年份

熵指数

年份

熵指数

1978

0.464955

1988

0.709741

1998

0.735098

1979

0.487812

1989

0.678486

1999

0.743151

1980

0.523958

1990

0.666073

2000

0.758344

1981

0.538171

1991

0.685039

2001

0.75667

1982

0.537007

1992

0.705072

2002

0.763336

1983

0.539261

1993

0.723296

2003

0.782131

1984

0.584523

1994

0.726564

2004

0.768781

1985

0.619511

1995

0.720781

2005

0.771022

1986

0.652108

1996

0.714888

2006

0.772598

[1]  

    上一篇:当前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与风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