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怎样读出课文的味道

2017-12-17 06:2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怎样读出课文的味道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观看1次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毕业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观看1次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后,在1篇文章中提到:“中学语文教师的第1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这是每位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必须长期坚持对自己进行训练、必须练就的硬功夫。”那么,怎样读出课文的味道呢?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在诵读中通过想象调动1切可用的感觉、知觉的经验以及人生积累,才能在别人的文字里输灌属于你自己的血脉。进入情境,“入心、入骨、入血脉”地诵读才能读出味道。要做到这些,必须在扫除“文意”障碍的基础上,像特级教师韩军那样拖曳、自然地反复诵读。

拖曳地读,有利于情境在心中沉积,而拖曳到什么程度,是由情境在脑中到不到位决定的。情境在脑中到位了,就可往下走,没有到位就拖1拖。当韩军以平稳、拖曳的语调读“大堰河”时,是1直拖到“大堰河”——1个粗略的人物出现在脑海中时才往下读的。读到“是我的保姆”时,保姆形象开始浮现在脑中,而且是“我”的保姆,脑中展现的是保姆喂养“我”的1些情形。“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读“她的名字”时,口里读的是“她的名字”,心里想的却是“大堰河”3个字;读“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时,脑中展现的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就叫“大堰河”以及村庄的些许景象。此时,调动生活积累,感知她如村庄1样质朴,她是那么微不足道、那么卑微,带着泥土的拙朴。读“她是童养媳”时,要调动起你对“童养媳”的认知积累,书中读到的,影视剧中看来的,在脑中11展现有关“童养媳”的画面,这时,“童养媳”的卑微和酸苦就会成为支撑文字的血肉。第1节诗后面来1次反复:“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反复吟诵,你就会发现,文字之下如此丰富的内涵,就在情境式的诵读中淌过。

自然而然地读,拿捏住生活的本真,就能进入情境。进入情境,就回归了生活的真实,语气、语调就会自然显现。韩军认为:“现实生活中,人平平常常地说话,平常人喜怒哀乐时的话语言谈,就是最好、最美、最纯粹、最实在的诵读。”

如何让学生掌握情境式诵读法呢?1要讲要求、授方法;2要通过教师的“动于衷,发于声”,带动学生养成把平面的、1维的语言文字变成1种“立体的交响”的习惯,并逐渐形成能力,这才是“教语文的人”的1种真功力、真本事!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1中学;2008年8月27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上一篇:心中的北京奥运会 - 奥运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