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2)
2013-05-14 01:34
导读:(三)意蕴层,是艺术作品结构的最深层面,最高境界。这意蕴就是意味(贝尔),真理(海德格尔),意义(伽达默尔),气氛(英加登)。意蕴层可以
(三)意蕴层,是艺术作品结构的最深层面,最高境界。这“意蕴”就是“意味”(贝尔),“真理”(海德格尔),“意义”(伽达默尔),“气氛”(英加登)。意蕴层可以理解为意味、意义层,是一种形而上学性质层次。意蕴层寓于感相层、意象层中,又是对它们的超越,是艺术作品结构的最深而又最高的层面。它触及生命深处而又超越生命血肉与形象从而走向心灵的境界。必须指出的是构成艺术作品结构的三层面,其每一层面都有不同等级、不同种类和不同秩序,同以意象层为中心、为主题、为基础,共同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之,音乐作品以感相、意象、意蕴的方式实现着其独特的存在,而这三个层面是决然无法割裂开来的只不过是由于作为音乐作品实现的动力——人的不同,音乐作品自然也就实现着不同的存在,但这并不能否认这三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音乐作品的存在。
三、结论
无论何种音乐艺术作品它都不仅仅是像人们常说的印刷好的乐谱,也不仅是人们说长道短的评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者,在主体观照下,它以感相层、意象层、意蕴层三个层面的方式存在,且必须有主体参与的审美与非审美的交织融合、贯穿于三个层面的始终,这就是音乐意象物态化的具体方式。
在艺术学中关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命题提出,既丰富了艺术学中艺术产品的内涵,使其更形象;同时,又极大地扩充了音乐美学中关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问题的意义,为解决音乐美的本质等诸多音乐美学问题,开辟音乐作品分析的途径,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期冀此文能抛砖引玉,以飨明者。
参考文献:
[1]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人民出版社,2001.5。
大学排名
[2]王耀华、伍湘涛,音乐鉴赏,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8.7。
[3]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