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1)(3)

2013-07-01 01:52
导读:“素质 教育 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生理心理等四个方面的教育。”④片面意识下的素质是文化素质,不等于人的全部素质,当今世纪意识
       “素质 教育 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生理心理等四个方面的教育。”④片面意识下的素质是文化素质,不等于人的全部素质,当今世纪意识的素质指的是人文素质。探索世界先进教育体系,应对世界 科学 技术的 发展 建设先进的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 历史 的必然,加强素质教育的唯一举措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在高校就要增加人文学科的学分。“历史上70%的科学家在人文与 艺术 方面有很高的成就。”⑤不加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不可能取得顶尖的成果。                 
                      六、新课程结构下的必要条件
    我国高教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对 社会 经济 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也日益深刻地 影响 着高教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自身在教育思想观念、学科专业结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 问题 ,特别是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课程建设。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三大保障措施:一是思想保障。要坚持思想先导,重塑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视为当今 时代 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建设全过程。二是组织保障。国家教育部门及相关院校要健全教学组织系统,强化教学指挥系统,完善教学管理系统,调动教师的学者意识和掌握前沿学科的意识。三是条件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三大支柱”建设。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制订教学计划,明确培养任务和教学要求。
  根据培养方向和新课程建设的措施,制订适合21世纪高素质、宽口径 音乐 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是高层次课程建设的先决条件。
   (二)、认真抓好教材建设。 目前 ,我国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尚未有统编教材,大多采用传统教材或自编教材,虽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了一套“21世纪高师音乐专业教材”,但仍是以传统的课程设置而组织编写的,只是冠以21世纪之名,不能适应高层次课程建设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编写真正适合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的统编教材及教学 参考 书,在全国试用,再通过试用情况修订通用。各地可编写部分地方特色的教材推广使用。
      (三)、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音乐艺术教育施教者的音乐教师,除了应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教师应具备的一般修养外,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专业修养。
       (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科学 研究 ,广泛开展学术活动。建立艺术教育研究机构,探索艺术教育的 规律 ,不断提高音乐学科的水平。
  注释:
 ①马达《20世纪 中国 学校音乐教育》第76-98页
②《心 理学 》第25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张淑珍《新音乐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第31页—中国纺织出版社
④于建福《素质教育》第 8 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⑤同④第 16 页
 
   参考书目:
     1.伍雍谊主编《中国近 现代 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 文献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李凌、赵讽主编《世界音乐教育集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
     4.[美]本耐特。雷默《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德扩展》,全国第七届音乐教育会议文件
     5.   刘沛《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全国第七届音乐教育会议文件
     6.   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7.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李德隆
上一篇:民歌地方色彩辩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