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本土化探索的曲折历程——中国原创音乐剧之世

2013-07-29 01:07
导读:音乐学论文论文,本土化探索的曲折历程——中国原创音乐剧之世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正 文】 音乐剧是舶来品,这一点毫无疑义;中国要发

【正 文】
音乐剧是舶来品,这一点毫无疑义;中国要发展音乐剧,这一点也毫无疑义。于是引出第三个命题:在中国发展音乐剧,应当“原创”与“描红”并举,在引进欧美经典音乐剧剧目的基础上,把音乐剧这种外来的综合舞台戏剧样式充分本土化,使之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剧场艺术——这一点也同样毫无疑义。
新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探索存在很多问题,遇到的麻烦与困惑不少。最大的缺憾是至今尚未产生真正为中国观众由衷欢迎的、可与欧美经典音乐剧媲美的本土剧目。因此,本文拟从回顾2001—2004年以来我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历史入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问题,以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隆冬”季节:本土化探索的剧目盘点

从80年代初到2000年,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探索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业者对何为中国本土音乐剧、其艺术本体与欧美音乐剧有何异同、理应具有什么样的自身特点并无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经过近20年的积累之后,人们对此的理性认知逐渐清晰起来,创作演出也呈现出较好势头,新剧目不断出炉。但只要我们对新世纪上演的剧目作一番简略盘点就会发现,音乐剧市场依然萧条,上演率、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始终在低位徘徊,音乐剧产业化的梦想离我们还相当遥远。这一切表明,当下中国原创音乐剧已经进入“隆冬”季节。
童话音乐剧《马兰花》,任德耀(已故)编剧,唐跃生等作词,邹野作曲,焦刚编舞,刘晓明导演并主演马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演于2001年。此剧意在颂扬勤劳、善良和宽容美德,鞭笞懒惰、好逸恶劳、贪得无厌思想,塑造了马郎、小兰、小鸟等善良美好的形象。可惜剧本无关紧要的枝蔓太多,反而淹没了主线。音乐创作缺乏童真童趣和浪漫幻想气质。舞蹈创作的主要问题是“无穷动”,给人感觉是从头舞到底,并无多大舞台效果。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儿童音乐剧《雁鸣湖》,秦培春编剧,刘振球、朱青作曲,陶先露导演。上海儿艺首演于2001年。从情节看,此剧似乎通过雁群的命运和遭际突出环保主题,但其中又穿插着忠诚、爱情、顽强图生存等多重意象。主题杂乱,情节主线不清晰。音乐创作尚可,也有几首较好的唱段,但总体上还是过分成人化了。
音乐剧《黑眼睛,蓝眼睛》,沈正钧编剧,翁持更作曲,郭小男导演。浙江省歌舞剧院首演于2002年。剧本系根据奥地利女子瓦格纳嫁给中国青年并长期在浙江省东阳县落户的真人真事改编。空间跨度大(从维也纳到浙江东阳),时间跨度大(从30年代到90年代),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音乐创作的难度。作曲家以浙江民谣风格作为全剧占主导地位的风格基调,此外,还根据剧情的需要,将维也纳圆舞曲风格、流行歌曲风格和“文革”歌曲风格作为全剧的对比和色彩性因素。由于没有解决好这四种成分的统一性问题,因此整体风格上有些芜杂。
音乐剧《唐山的龙年》,陈卫导演,唐山歌舞团首演于2002年。剧本以唐山的三个龙年——1976年大地震中的唐山、1988年改革开放中的唐山、2000年面临世纪之交的新唐山——作为切入口,描写唐山人在三个不同龙年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历程,剧本极具创意。其音乐创作以当地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并加以专业化的编创,因而有一定的地域风格和时代气息,几个主要人物的唱段也写得清新可听。但由于是初稿,剧本、音乐和舞台体现都比较粗糙,加工修改的余地很大。
轻歌剧《我心飞翔》,冯柏铭、黄维若编剧,张千一、周雪石作曲,总政歌剧团首演于2002年。这是一部歌颂我国“两弹一星”功臣的剧目。其音乐创作风格介乎歌剧和音乐剧之间,旋律顺畅,乐队编配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因缺乏整体性构思而显得有些杂乱;全剧音乐有一定的时尚气息,但无动人和出彩的段落。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黄自廉、盛和煜、卢昂编剧,黄波、陈应祥作曲,卢昂、卢珊、王亦工导演,云南省昆明市花灯剧团创作演出于20世纪90年代,后数易其稿,分别上演于2002—2003年间。该剧的创意来自于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著名云南歌曲《小河淌水》,创作者们把它发展成为一出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其音乐在原来云南花灯戏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歌的著名的民歌音调,同时把《小河淌水》作为主题歌贯穿全剧,音乐色彩绚烂多姿,乡土气息浓郁,有一定的抒情性和歌唱性。但受客观条件限制,此剧的一二度创作均存在较多问题。
音乐剧《赤道雨》,周振天、冯柏铭编剧,刘彤、付林作曲,廖向红导演,海政歌舞团、海政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创作首演于2003年。剧本写我海军某舰队一支远洋编队应友军之邀作穿越赤道的环球航行,沿途播种和平和友谊的种子,讴歌和平、友谊的主题。但情节和戏剧冲突的组织采用散文化结构,其发展的逻辑性和有机性仍嫌不足,主要人物的个性不鲜明,概念化痕迹较重。其音乐基本上是用类似“民通”的风格写成,剧诗借鉴了流行歌曲的歌词写法,较有现代气息和抒情意味,旋律流畅通达,但整体上缺乏动人段落。
音乐剧《五姑娘》,何兆华、刘志康、金梅编剧,莫凡作曲,陈卫导演。首演于2003年。系从浙江嘉善同名田歌中得到启发编创而成。为了追求全剧的乡土音乐风格,其音乐建立在浙江田歌音调的基础上,剧中使用了江浙一带的民谣素材并加以专业化的加工提炼和时尚化的乐队编配,因此具有很鲜明的江南风格和民间色彩。其中有一些唱段也相当亲切动人。但音乐材料的戏剧性发展和音乐音调、节奏、风格的时尚化不够,听来不够新鲜。
音乐剧《日出》,吴贻弓编剧,金复载作曲,吴贻弓导演。首演于2003年。剧本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由于剧本的改编并不成功,音乐创作也未找准音乐剧的感觉,因此观众和同行对此剧在首都的公演反应冷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音乐剧《香格里拉》,欧阳逸冰编剧,邹野作曲,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演于2003年,经修改后于2004年再度公演。修改版较之首演版有较大提高,主要是戏剧纠葛的组织和发展比较顺畅,主题歌《天籁之声》的创作和演唱均很有特色,几次重复再现的设计,效果也到位,这是本剧音乐创作最大的亮点之一。但男女主人公玛噶央金和达瓦的性格塑造欠鲜明个性,对几个主要人物性格和动作中的喜剧因素挖掘不够,因此全剧缺乏剧场趣味。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2004年3月20日晚在广西桂林阳朔首演,此剧投资过亿,创作与制作过程历时超过4年,剧组声言“每年不少于300场的演出次数将常演20年”(《音乐周报》2004年4月16日头版头条)。据笔者在电视报道中见过的该剧部分画面,仅能获得“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初步印象;由于没有看过现场演出,对其整体创演质量不敢妄言,但当地有艺术家批评该剧“徒有形式,形式大于内容”,对如此巨额投资之能否收回深表忧虑(《音乐周报》,同上)。
音乐剧《花木兰》,邱玉璞、喻江编剧,郝维亚作曲,首演于2004年。剧本根据《木兰辞》及相关民间传说改编。由于故事家喻户晓,剧组对此剧的宣传调门很高,公演后观众及专家反应平淡。主要原因是:剧本缺乏曲折生动的情节设置,叙事结构不够轻灵流畅,舞台的视听冲击力较弱;音乐音调基本上是俄罗斯小调风格,流畅但无个性,重唱写得过多过重,听觉效果反而不佳。此外,将花木兰形象分为歌者和舞者,由于未能解决好两者的有机结合问题,有蛇足之嫌。
轻歌剧《红海滩》,李保群、刘立烈编剧,李保群、潇雅作词,王猛、徐占海作曲。辽宁歌剧院与盘锦歌剧团首演于2004年。剧本写丹顶鹤因人类破坏环境而被迫长途迁徙寻找理想栖息地的故事。其音乐是清一色的流行音乐风格,注意剧中人物性格的音乐刻画。但此剧的戏剧意味较淡,剧场气氛比较沉闷。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音乐剧《中国蝴蝶》,居其宏编剧,周雪石作曲,河南大学音乐系歌剧班首演于1999年,其修改版由河南西亚斯国际工商学院歌剧班演出于2004年。作品在剧本、音乐及二度创作中均弱化了第一稿的戏曲化倾向,在强化现代气息和时尚感、加快戏剧节奏等方面有所突破,但限于修改时间仓促和排演条件简陋,这一稿仍显稚嫩和粗糙。
除了上述剧目之外,在新世纪上演的音乐剧还有《围屋女人》《风帝国》等。
不必回避,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在全国各地上演的音乐剧已有20多部,而且像《我心飞翔》《五姑娘》《快乐推销员》等剧目曾获得“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小河淌水》及《我心飞翔》也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但真正赢得观众认可并取得良好票房的剧目未能出现。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探索依然处在艰难草创、苦苦积累的过程中。所谓“隆冬”季节的评价,还是符合事实的。

    多元多样:本土化探索的风格样式

但我们的探索并非徒劳无功。越来越多的音乐剧创作者终于认识到,即便是欧美音乐剧,其风格样式也是多元多样的,从来就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样式和风格;这本身就是音乐剧固有的特点之一。基于此,中国本土音乐剧在创演实践中同样遵循多元多样原则,出现了多种风格、多种样式互相映衬、各逞其技的可喜局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风格——即都市化风格、乡土化风格和综合化风格。
所谓“都市化风格”,简要言之,就是用国际流行的音乐剧形式来演绎当代中国人的都市生活。具体来说,这种国际化风格,在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诸方面尽可能向欧美音乐剧靠拢,题材选择上一般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见长,音乐、舞蹈的语言和风格追求流行化、时尚化,与我国民间音乐、传统艺术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二度创作通常以写实的生活化表演和通俗唱法为主,整体风格以载歌载舞的“歌舞型”音乐剧居多,也有少数“话剧加唱型”音乐剧(在欧美,业内人士将这种类型的音乐剧称之为Music drama,而瓦格纳也将自己的歌剧称为Music drama,前者可译为“音乐话剧”,后者国内通译为“乐剧”,两者字面相同,但在艺术构成法则上差之千里,切不可混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种都市化风格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流中,我国歌剧界探索歌剧艺术走现代化和市场化道路的一部分。当时,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传入和观念更新热潮的汹涌澎湃,也许还有对“文革”前将“三化”口号绝对化的反拨,我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化探索主要走都市化和时尚化的路线,先后出现了《现在的年轻人》《风流年华》《搭错车》《芳草心》《山野里的游戏》《巴黎的火炬》《四毛英雄传》《夜半歌魂》等剧目,构成我国早期音乐剧本土化探索的主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陆续上演了《未来组合》《日出》《玉鸟兵站》《赤道雨》《我心飞翔》《香格里拉》《花木兰》《红海滩》以及修改后在2004年再度上演的《快乐推销员》和《中国蝴蝶》等剧,这些剧目多数均将自己的体裁定位于“音乐剧”,也有少数剧目(如《我心飞翔》和《红海滩》)却有意避开“音乐剧”概念,称自己是“轻歌剧”。但这些剧目的艺术风貌都具有音乐剧的基本特征,而且其制作理念都是沿着这种都市化路线继续前行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题材和艺术风格上出现了某些有意味的变化。
在上述剧目中,《香格里拉》《花木兰》与《中国蝴蝶》均不是现代都市题材,而是取材于传统民间传说或自创的现代神话;而《红海滩》则是一篇饱含当代寓意的成人童话。这就充分说明,都市化音乐剧的基本特征取决于作品的表现形态、舞台样式及其艺术语言与风格,而不是它的内容。
所谓“乡土化风格”,简要言之,就是把中国原有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主要是戏曲艺术,特别是像黄梅戏、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二人转等民间小戏)时尚化,以构建一种新型的现代民族歌舞剧。具体来说,这种乡土化风格,敢于借鉴欧美音乐剧的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以及一切可用的表现手法,对各个不同的剧种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进行时尚化改造,使传统艺术转型为现代艺术,传统歌舞剧转型为现代歌舞剧,以适应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题材选择上,这种民族化潮流通常善于表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其音乐、舞蹈语言和风格与民族民间艺术有深刻而明显的联系,在二度创作上每每显出写意性和写实性相融合的特征,程式化的表演有所削弱,生活化表演有所加强;在唱法上一般以民族唱法为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这类“乡土化”风格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较“都市化”风格为晚,其代表剧目,较早的有安徽的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广西桂林的音乐剧《白莲》。进入新世纪以来,又陆续推出音乐剧《五姑娘》《蓝眼睛,黑眼睛》和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使得这种“乡土化”音乐剧令人刮目相看。
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不但其故事取材于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女驸马》,而且它的音乐和舞蹈素材也来自黄梅戏。它与传统黄梅戏的最大不同,在于创作者们依据欧美音乐剧的思维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戏剧结构和戏剧节奏、音乐和舞蹈的语言与风格、舞台装置及灯光、服饰、化妆、造型诸方面对其加以时尚化的改造,因此是从传统黄梅戏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戏曲音乐剧”。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现代化表现戏曲化(1) 下一篇: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