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普罗克托的妻子伊丽莎白的形象是典型的圣母形象。在她生病的时候,她丈夫普罗克托与女仆艾比盖尔的奸情她一定是知道的,她的反应是辞退了女仆,而对丈夫并没有提出严厉的指责,以至于丈夫反而倒过来说伊丽莎白不信任他,伊丽莎白反而成为无礼之人了,这可能就是她的性格:温柔、贤惠、对丈夫过于宽容,从没有真正生气的时候。这种形象和中国广大妇女的形象很相似。但有一点是不很相同的。她相信上帝。与真实的生活相比,她更信奉那虚无的上帝。丈夫临刑时,她对丈夫的行为是赞赏的,认为只要“按你自己的意愿去做”就行。完全不是真实的生活中所应表现出的感情,而更像圣母对芸芸众生的教诲。
伊丽莎白的形象在艺术表现中无张力可言,充其量也是了更好的表现别人。在本剧中,伊丽莎白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她的丈夫为救她,而与法庭发生冲突,而发生生命与良心的对决等,最后被吊死。如果普罗克托是真爱自己的妻子,而那次奸情只是一次不堪回首的错误,那情节的发展是正当合理的;普罗克托真的为了妻子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吗?我们看到,答案是否定的。
三、两位女性“成就”了一个男人
不管是作者还是导演的着力点都是普罗克托。他与艾比盖尔虽发生了奸情,但伊丽莎白也承认,“那年冬天她病了”。而且情节的发展是普罗克托为救妻子而做了多方的努力,所以,他的越轨和他的越轨而死不承认都被原谅了。“他是一个为了妻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丈夫”,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但如果这样认为,就太简单了。其实,在无形之间,剧作的主题变了。变成了普罗克托在生命与良心之间的生死抉择。当法庭要他说明为什么艾比盖尔要指认伊丽莎白是女巫时,他不得不说出原因:他与艾比盖尔有奸情,艾比盖尔嫉恨伊丽莎白而做出这样的事。这真是石破天惊的一件事,虽然他们发生奸情也许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说出来与不说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宗教是禁止奸淫的,这是多大的讽刺呀!但奸淫只是坐牢,而充当魔鬼的代言人就是死罪。要想不死就必须在忏悔书上填写自己的名字。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在这点上,很有必要做出分析:一方面,谁是魔鬼的代言人是谁都可以说的,不会考虑说的是否真实,是否有真实的证据,而正是那些虚假的证据便能要人的命。人在社会中是多么的渺小啊!另一方面,只要在忏悔书上签字便可以活命,便是忠于上帝了,不管这个签字是多么的勉强,还是因为不想死才签的。可见,这样的宗教这样的法律是多么的荒谬啊!最后,普罗克托在经过痛苦的生死挣扎后,选择了死亡选择了良心,在剧中有精彩的展现,是剧作的高潮部分。是的,生死是多么重大的事,其他事错了可以改,但死了便没有生了。所以,凡涉及到死,坏人死了大家便不太恨他了,因为好好想一想坏人也有可怜之处;好人死了,那这个好人就差变成圣人了;普罗克托死了,他是为良心而死,更是伟大。但反过来看,那是怎样的宗教,让人死不让人活的宗教;那是怎样的法庭,让人说谎话的法庭;那是怎样的社会,人人自危,整个萨勒姆小镇的人活在恐怖当中。社会糟糕,人心怎生安放,是个难题。我认为作者、导演的安排很好,但有时候又不免想到,对这样的宗教这样的法庭又何必太较真呢,用死赢得了所谓的声誉,值得吗?就是在忏悔书上签字又怎样呢?难道就表示你无良心吗,未必。对公正的社会你要认真、要讲良心;对荒谬、虚伪的社会,你对自己讲良心就可以了,对公正的事讲良心,对那些无良心的人你再讲良心,只会是牺牲品,并博得别人无关痛痒的所谓赞美。
四、小结
因为与艾比盖尔法发生奸情并离开她,而导致艾比盖尔的报复,而指认伊丽莎白为女巫;为了救妻子,而导致自己被诬陷为魔鬼的代言人。从此,主题为之一变, 艾比盖尔与伊丽莎白都成了使普罗克托的良心得到无限展现的烘托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我们对普罗克托的死的价值的看法是不同的。我对他死的价值心存怀疑。但,无疑,这是一部好剧作。
参考文献:
⑴.乔宗玉 .癫狂世界的自我救赎——简评《萨勒姆的女巫》[J].上海戏剧.
⑵.何西来,从小荷. 置于灵魂拷问下的人性——国家话剧院演出《萨勒姆的女巫》观后[J].
⑶.汤卫根. 论阿瑟米勒《萨勒姆的女巫》的创作[J].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