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号儿”如何胜出——探讨小嗓子声乐学员的(2)

2013-08-22 01:04
导读: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缘自发声系统(包括口腔、软腭、咽喉、胸腔等)各个器官的有机联系和高度协调。从物理上说,只要你有一个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缘自发声系统(包括口腔、软腭、咽喉、胸腔等)各个器官的有机联系和高度协调。从物理上说,只要你有一个很舒服的振动,这振动本身就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共鸣;音波是均匀的、自然而有规律的,这种声音就是能传远的。如果刻意强调音量,过多而不当的用力,不仅不会使得音量增加,反而会使得声音因失去共鸣而音量减小,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宝贵的音色。正如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当年教导迪里拜尔时说的:“你不是个大声,也没有一流的本钱。但你应该找到自己最好的音色。只要你有了好的音色就能站住脚。你化了那么大的力气想把声音唱大,其实也没大多少,可能反倒小了,而且影响了音质;就算你是大了一点,牺牲了音色,也是很不合算的。意大利传统上有这样一句名言:‘Ceseave la qualita la quantita’英文是‘Looking for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will come’中文意思:找到了音质(音色),音量随之而来(或可译成:去寻找音质(音色),音量将随之而来。)质与量的关系就是这样,你如果没有音质就根本谈不上音量;只有有了好的音质,音量才能从这里产生。只要你有好的音色,本身就能传得远,就感人。”②故此可知,“小号儿”要胜出首先应该以“质”(优美的音质)求胜。

掌握了歌唱的真谛是要优美的歌唱来以“质”取胜,就会打破以前思想上与学习上的某些桎梏,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为歌唱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号儿”若能扩大自己的音量,自然是一种进步;但更重要的则是扩大自己声音的张力,因为这是胜出的关键要义。
无论什么样的声音类型和声部类别,都要求音质的圆润坚实通透。诚然,在音量上,“大号儿”与“小号儿”确实存在差别。因此戏剧性高音适合扮演戏剧性对比十分强烈的角色,抒情性高音适合演唱对比幅度不大的曲目。因为戏剧角色的创造需要极其鲜明强烈的戏剧性对比,而这种对比通常主要是通过音量的大幅度对比来实现、完成的。但在演唱和欣赏实践中,听(观)众对这种戏剧性对比的感知,往往不是纯粹的物理性标准,不是用测音器测出多少音分就能解决问题的,更多的是对“心理音量差”的感知——也就是说,这种戏剧性对比更多取决于歌唱者在自己的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之间的“音量差”,其间的差别越大,这种戏剧性对比就越强烈、越鲜明,就越能被听(观)众感知。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著名盲人歌唱家安德列·波切利(Andrea Bocelli),被誉为拥有“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他的嗓子并没被上帝吻成了大声。他用自己的唱法重新演绎了意大利传统美声技巧的最高准则——高声区的渐强渐弱,而这一技巧在当今诸多男高音身上早已“失踪”了。他对弱唱细如低语的处理以及高音强烈夸张的演绎,给受众心理造成猛烈的冲击,撼动人心而又感人至深。这里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音量的控制,尤其是弱唱的控制。“小号儿”们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就是音量向两边拓展,以拉大强弱之间的落差。即使是戏剧性高音,若不在弱唱上下功夫,一味的大嗓门,强弱之间差别不大,也不可能获得这种“心理音量差”,同样不可能具有强烈的对比。就好比山水之境——水有深浅之差,形成了龙潭瀑布;地有高低之差,聚成了高山深谷。起伏错落、天壤之差、突兀深沉,水则更具灵性和姿色,山则更显挺拔和险峻。歌唱亦应有抑扬顿挫之对比,起承转合之意境,方能将歌曲演绎得深动熨帖,引起听(观)众共鸣而胜出。

结语
声乐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从事声乐演唱与学习的人不论思想还是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声乐艺术也不能例外。如同绘画中的色彩,林林总总的声音才足以构成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世界,“小号儿”们凭借自身的特点,为声乐这幅巨画中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

注:
⑴约翰姆斯·西勒.如何教优美的歌唱〔A〕.援引自李维渤,美歌教学漫谈(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二期,P.103


⑵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P.21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