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2)

2013-09-19 01:17
导读:《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
《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音乐赏析》课程,是以欣赏音乐作品为核心,其教学目的不应该仅限于欣赏音乐作品,而是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在真正进入欣赏音乐作品的课程内容之前,若能用几次课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能使这一课程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高为杰教授在他编写的教材《音乐名作赏析》中提到,在音乐审美系统中,音乐审美效应的实现质量,取决于作品质量、表演质量与欣赏质量这三个因素的配合关系。可以用公式E=C·P·A来表示,E指音乐审美效应的质量,C指作品质量,P指表演质量,A指欣赏质量。如果假设作品、表演和欣赏的完善质量指标为1,那么:E=1×1×1=1。审美效应也达到完善的质量。如果C, P, A三项中有一项的质量较差,审美效应的质量也将降低。举例来说,如果听众欣赏水平较差,质量指标只达到0.5,那么,E= I×1 ×0.5=0.5。也就是说,即使音乐作品和表演都达到完善的质量,审美效应也不可能达到完善的质量。换句话说,在审美系统中,音乐欣赏者一学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曲家将心中的情感通过音符等要素表现出来,如果欣赏者一点都不了解这些音乐语言,就很有可能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

上一篇:试论方妙英民族音乐理论建树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