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构盛义学习理恰对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指(2)
2013-10-21 01:13
导读: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建构主义强调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二、建构主义对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导作用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建构主义强调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二、建构主义对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导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管理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其理论核心是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建构主义教学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相对传统教学有所改变,教师和学生都要在新的师生关系中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积极面对建构主义所带来的学习和教学革命。
首先是促进学生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声乐表演教学由于传统的原因,在教学中“师带徒”的教学模式影响比较深,教师(师傅)在教学过程的主导比非常突出,学生(徒弟)学什么,唱什么,如何唱都是听老师安排,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性或依附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
辅导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技能方面指导学生,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新的学习技能,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强
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建立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的新的学习心理模式,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其次是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既然建构主义是一个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的过程,那么更多的学习管理任务就落在学习者身上,而且声乐学习的进阶区分不是非常明显,如果学生缺乏管理学习的能力,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自主建构的学习者。但建构主义教学也不是一下子完全让学生管理学习任务,这种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可能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每个教师经常受到困扰的问题。太难,程度低的学生跟不上;太易,程度高的同学吃不饱。但在以个别课教学为主的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条件、学习能力、认知程度布置不同的学习曲目,也就是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布置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个人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上进行认知拓展,并科学地掌握学习进度,逐步帮助学生发展管理学习的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是提高声乐表演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情境”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与“交流”是学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合作,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意义构建”是对学习内容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其中创设情境是关键的环节,成功创设情境将使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顺利实现。声乐表演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有两方面的情形,一是创设与现实情况相似的情境,二是创设所学习曲目中蕴涵的情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公开演唱和登台演出是声乐表演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有很多学生课堂上唱得不错,可登上舞台演唱,却产生紧张情绪,导致演唱失败。有人把这种失败归结于歌唱技巧掌握不好或者演唱天赋太差,其实这其中很多是由于不能适应面对观众演唱的情境而产生紧张,这与传统的师生“一对一”的封闭教学模式有关,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练唱与演出情境不同,无法建立面对观众和舞台的心理体验,心理素质得不到锻炼,登台演出时不能发挥歌唱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创设与实际情况(面对观众)相似的情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无论是师生一对一的个别课,还是一对多的小组课或综合课,都组织其他学生担任观众并参与课堂交流,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处于模拟舞台之上,面对一群专业的“观众”,对学生克服舞台的陌生感和对观众的畏惧感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创设与歌曲内容相似的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试想学生学习演唱具有明显新疆民族风格的歌曲《一杯美酒》时,如果能在一个具有新疆特色的载歌载舞的情境中,踩着音乐的节拍,跳着新疆
舞蹈进行练习,在这样的情境中作品风格的掌握和歌曲切分音特点的表现将是水到渠成。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通过师生、同学间的协作、交流,完成对歌曲蕴涵的情节、情境、情感的演绎,达到对歌曲意义和演唱技巧全面建构的教学目的,拓展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因此声乐表演教学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声乐表演教学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