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引言
音乐与人类情绪的密切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在古往今来的卷宗浩繁的文献中,有关论述比比皆是。《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叹之,叹不足故咏歌之”。《淮南子•齐俗篇》中说“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之然也。”人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可以欣赏音乐,这已是人们的常识,但儿童是如何进行音乐欣赏的这个问题,常识却说不清。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儿童的心理入手从根本上了解儿童内心所需所想。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心理有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不少著作为我们认清儿童的心理特征指明了方向,我们就借鉴其中王洪生在《中国音乐教育》上的1篇著作来阐述1下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心理特征。
以下简单介绍不同年龄儿童的1些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主要分为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这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个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比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表现出1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①本文将着重根据童年期这个阶段的音乐心理特征来阐述小学儿童音乐欣赏的教学研究。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就在其音乐教育心理学名著《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1书中反复强调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在这里,欣赏被定义为: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自我发展。但是,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普通学校的欣赏(倾听音乐)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录像或现场表演)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1教学程序--的课程模式,显然是与儿童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的。对于儿童来说,我觉得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的形象。抓住了以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为了解决儿童音乐欣赏教学上的1些弊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童音乐欣赏教学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