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这一语词,在《周易》中简称为“德”,常与“(2)

2013-05-09 18:15
导读:; “不家食吉”,意味着完成了“以成德为行”并能“俭德辟难”而“以懿文德”了,也就是有所作为了。这以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长久地保持美

; “不家食吉”,意味着完成了“以成德为行”并能“俭德辟难”而“以懿文德”了,也就是有所作为了。这以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长久地保持美德善行,做到恒久有为。对此,《周易·象辞》说:“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以常德行”是为《周易》道德观之四。坎卦,上体为水、下体亦为水,重坎,前水至,后水又至,君子应体察这种不舍昼夜的流水精神,长久地保持美德善行,不断地熟悉政教之事,以不断地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方能恒久有为;否则,“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九三爻辞)即不能长久地保持美德善行的人,人们必因他而承受羞耻。这样的人若坚持不改,必有艰难险恶。《象传》对此进一步议论说:“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深刻地指出:“不恒其德”的人,天、地、人都不能容他。
; “以常德行”,保持“恒德”的具体办法是“君子以反身修德”(《象传》)这是《周易》道德观之五。《象传》说:“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光明出于大地之上,万物昌盛,人们应该依据这种精神,自强不息,自我昭示固有的光明美德,以有作为于社会。所以“君子以反身修德”,也就是要反躬自省其行为的得失,通过修德以不断完善自己,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象传》),在进德方面很下功夫,一定会“有孚惠心,勿问之吉,有孚惠我德”。
(《益》九五爻辞)也就是我有信于民,顺民之心,不用问,一定大获成功;民也信于我,顺我之德,这样一定会事业有成。
; 由“以常德行”到“自昭明德”,“反身修德”进而达到“有孚惠我德”之目的,这当中贯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遂成为中华传统中最为动人的乐章之一,这一精神,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 “以反身修德”,并达“有孚惠我德”目的,标志着个人事业处于鼎盛时期,越是有作为、有成就的时候,就越要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为此,《周易》提出了道德观的第六点:忌居德,倡慎德。《象传》说:“泽上于天,央。君子以施禄及下,居成德则忌。”又说:“地中生木,升,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这里,《周易》旗帜鲜明地告诫“为长人者”在施恩惠于下属时最忌的是居德自傲、盛气凌人,应该由地中生出木苗,定会长高的《升》卦之象中悟出道
理,吸取教益,慎于修德,积小德以成就高大。告诫为官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莫为。”
; “慎德”方能“可久”,“可久”则是“贤人之德”(《系辞上》),能做到威望可久,方能培养出“贤人的德性”,这样便会“盛德大业至矣哉”(同上),“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同上),日日更新,每天都有长进,活到老,修养到老,不断增进自己的德性,这就是“盛德”,但这还不是极限,还要努力,进一步达到“至德”的境界。《系辞上》又说:“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道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至德”是相当于圣人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修养臻于盛极圆熟的标志。故此,“盛德”,“至德”是《周易》道德观的最后一点。笔者认为,“盛德”、“至德”不单是对处于尊贵厚禄,握有大权的人说的,也是对一般的人,处在个人最鼎盛时期所做出的最一般的概括,因而具有普遍性意义。
; 怎样才能修养到“至德”的境地?《周易》认为要通过研究易理去实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系辞下》)。不难看出,精心研究易理的妙义,是为了致用,利用易道以安身心,会使德性更崇高。研究易理,利用易道是实践《周易》道德观的关键,如何去研究,去利用?六十四卦中,哪些卦与道德有关系?对此,我们拟另文再讨论,不赘。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结语:《周易》中的道德观自成体系,它从“天德”、“龙德”、“君德”等概念论起,全面论述了道德的内容,自我完善的方法、途径等问题。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以成德为行”是说人在成长时期要时刻注意行为是否能成就德性,这是讲从学习时期就要注重道德培养,这点是很高明的,“从娃娃抓起”,长大成人,做到“俭德辟难”是衡量一个人担任一定工作的标准,绝对不允许“德薄而位尊”,否则便会招致灾祸,“以懿文德”是对人处在事业刚发展时期的要求,若要成长为国家栋梁,必须日日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面临事业大发展时期,要“以常德行”,否则“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为此,就要“反身修德”,日夜提醒着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所以要“忌居德,倡慎德”,进而达到“至德”的真、善、美的境地。
; 《周易》中的道德观,设计了人从求知始到进入社会直至事业达到顶峰止,举凡个人发展重要时期的道德修养的蓝图,它的精义是谆谆告诫我们要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我们今天研究《周易》中的道德观,弄清它所阐释的道德范畴,不仅仅是为了捕捉认识网络上的纽结,而是为了更加关注道德这一问题与古人乃至今人的行为间的互动关系,从中探索《周易》中的传统道德价值,古为今用,以规范今人的行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这是我们本文的目的。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