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纪宝成《重估的价值》一文是对国学价值的认同(2)

2013-05-14 01:34
导读:忽必烈因长期受命治漠南汉地,深知儒学对巩固统治的重要。即位之前,他便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着重搜罗和优礼儒生,在忽必烈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汉

  忽必烈因长期受命治漠南汉地,深知儒学对巩固统治的重要。即位之前,他便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着重搜罗和优礼儒生,在忽必烈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汉人儒生集团,其中最著名的如许衡、姚枢、章文谦、张启元、廉希宪、郝经、刘因、窦默、王鹗、姚燧等。忽必烈不仅从他们学习儒家学说,而且任用他们担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要职。公元1260年(蒙古中统元年),忽必烈即位于开平,开始实行“祖述变通”、“效行汉法”的治国方略。次年,下诏令:“军中儒士,听赎为民。”从中“举文学才识之士可以从政及茂才异等,列名上闻以听,擢用其职。” (《元史·列传五十九·程矩夫传》)


  公元1264年(至元二年),即忽必烈称帝的第四年,许衡上书,从历史经验说明实行汉法的重要。他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原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则乱亡相继,史册俱在,昭然可考……以是论之,当行汉法无疑也”。(《元史·列传四十五·许衡传》),忽必烈接受了许衡的建议。对于“南士”,忽必烈也采用积极搜罗任用的政策。最著名的是擢用“南士”程矩夫为翰林修撰,后擢升至集贤直学士兼少监。程矩夫以徽州人、宋降官为忽必烈所任用,时有台臣谏言,程矩夫为“南人”,且年少,不可重用。忽必烈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随拜程矩夫为侍御史,让程矩夫随侍在自己左右,并且特别以汉字下诏书,命程矩夫到江南去搜访遗逸。程矩夫到江南,将赵孟藡、叶李二人连同赵孟頫、余悠、万一鹗、胡梦魁、曾希颜、孔洙、曾冲子、凌时中、包铸等二十余人带往京都。忽必烈一一接见,将他们全部擢置台宪及文学之职。(《元史·列传五十九·程矩夫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直至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3-1321在位),程朱理学继续得到大力扶持。仁宗为太子时,便“遣使四方,旁求经籍,识以玉刻印章,命近侍掌之。”时有进《大学衍义》者,仁宗命詹事王约等节而译之。“帝曰,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元史·仁宗纪一》)公元1313年(仁宗皇庆二年),仁宗以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以及已故中书左臣许衡从祀孔子庙庭。同年,下诏恢复科举考试,以“四书”及朱子章句集注为考试内容。(见同上)从此,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终元之世,没有多少改变。儒、道、释并举,深刻地影响着元代的意识形态。“国学”仍然是辽、宋、金、元统治思想的根本,这并非“文化中心主义”之论,而是不可辩解的历史事实。
  倡导“国学”“其结果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是把中国文化变成古董,送进博物馆陈列”的论调,实乃危言耸听。试问,一个对于本国传统学术毫无所知,只知“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民族,岂非数典忘祖?世界的文明的大一统,或许仅是海市蜃楼,忘却了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达到与其他文明的“兼容并包”。反而是将自身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抛至九霄,成为任人宰割的“精神矮人”!“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基石在自我认识,“不知有汉,遑论魏晋”。时代需要“振兴国学”,时代需要“数典记祖”。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谈论“国学”;恰在其时,重建“国学”,迫在眉睫!
;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儒学称谓始于汉,“河间献王德……好儒学,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