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京味”与老舍的文学创作学毕业论文(2)

2013-06-14 01:09
导读:二、“京味”是老舍创作的最主要的特色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的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以及展示中所注入的趣味。从老舍

  
  二、“京味”是老舍创作的最主要的特色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的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以及展示中所注入的趣味。从老舍的创作经历看,最初的《老张的》、《二马》和《赵子曰》就是以北京人的生活或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尤其是代表作《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是老舍“京味”小说具有特色和成就的作品。
  《四世同堂》是一部被称为用的血和作者自己的血写成的一部“痛史”和“愤史”。这部由《惶惑》、《偷生》、《饥荒》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构成的百万字巨著,是在八年抗战的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影子和感受,解剖了一个沦陷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透过这个细胞,广泛地展现了民族和的命运,展现了广大北京市民被奴役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从矛盾、痛苦直到觉醒成长的心灵历程。这部作品是北平人民的亡国之痛和他们灵魂上遭受凌辱的写照。作者在讴歌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同时,把北平人民因长期遭受封建文化思想的毒害而形成的惶惑、偷生、封闭自守、缺乏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弱点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对民族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必须改造这种国民性弱点的痛苦而深沉的思考。祁老人的“知足保和”,封闭自守;马老寡妇的“忍”字哲学;祁瑞宣的“守家尽孝”;常二爷、李四大爷、小崔、孙七等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空洞自慰……老舍以严酷的现实主义笔法,用文化层次的眼光剖析了小羊圈胡同,这块“千层糕”式的多文化层次的人群。如果说,在惶惑偷生、忍辱负重、终于在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上找到了自己位置的祁瑞宣身上,凝聚着老舍对沦陷区人民艰难处境的深切理解;如果说在大杂院的贫苦劳动者,诸如李四爷扶困济弱的豪侠气概,剃头匠孙七死也要在日本人面前死得体面庄重的行为上,寄托着老舍对古都下层人民不可扑灭的浩然正气的真挚景仰,也体现着老舍揭露“东方顺民”的那种麻木、敷衍、苟安、偷生的性格,去挖掘国民病根的忧愤。《四世同堂》在艺术上保持着老舍作品特有的浓郁的北京色彩,作品中的人物几乎是纯粹的北京市民口语,加上对北京各色人物的形象描写,使得这部作品成为老舍北京市民生活系列小说中的一座高峰。

  老舍写了一辈子北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挖掘了北京人的深层心态,传达了北京人的神韵、气味。他对古老中国北京生活的画面记忆犹新,从而以北京为背景写下的作品,展现了北京市民和北京的各地场景的“京味儿”。老舍不断以讽刺的情调和幽默的笔法展开描写了北京市民生活的画面,揭露了旧中界的黑暗、政界的腐败和海外侨胞身受的民族歧视的境遇。从此,他一发不可收,辛勤笔耕,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为艺术宝库增添了众多不朽的人物形象,如祁老太爷、祥子、赵四、老张等,这些都是性格鲜明的京味十足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他以幽默为主要特征的讽刺能展示出京味小说的典型特征,即主要表现为一种世态或文化的讽刺,而且讽刺中充满规劝和温情,即使对一些反面人物的描写,如《四世同堂》里的菊子等人,即使在讽刺中也包含着怜悯。他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蛤蛤”性质,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这使得他的作品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批判相结合,获得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读其小说往往不仅使人忍俊不禁,更令人掩卷深思。
  老舍的作品到处写到礼仪,礼仪既是北京人的风习,也是北京人的气质。如《骆驼祥子》中虎妞要祥子讨好刘四爷需要送礼;《四世同堂》则直接详尽描写祁老人“自幼长在北京,耳习目染的同旗籍人学习了许多规矩礼路”。这不仅是一种习俗,更表现了一种“文化”、“性格”。《四世同堂》第一章就写到:无论战事如何紧张,祁家人也不能不为祁老人祝寿:“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就连没有文化的车夫小崔也熏染了这种北京“礼节”: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大赤包打了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这种“北京文化”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市民知识分子,《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就是在衰老的北京文化被新思潮冲击后产生的这样一个矛盾人物,当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作为中国人,他十分振奋,但他没有高呼狂喊,即使有机会,他也不会高呼狂喊,因为他是北平人,因为北平的庄严肃穆不允许他高呼狂喊。正是这种几乎艺术化的生活孕育出北平市民苟安、谦让、温厚、懒散与懦弱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这正好表达出老北京的礼仪“京味儿”。 中国大学排名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以及他成功的背后,留给人们的文化思考也是复杂的、多向性的。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洋溢着对祖国的山川土地、祖国人民、文化传统、民俗民习以及作为这一切代表的北京和北京人民的深厚的爱。中国人民从老舍的剧作中看到了祖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倾听到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时代声响,感受到了新生活的幸福自豪。外国友人则通过老舍戏剧这一窗口“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民族及其有了了解”,老舍因而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总之,老舍作品京味十足,老舍将自己体验和感受最深的生活,用心血转换成一篇篇不朽的文章,在中国史上以“京味文学”奠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给后人的文学创作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赵祖谟.中国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老舍主编.生活与创作自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冯燕庆.老舍作品的京味[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0.
  [4]李复兴,黄树红.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5]老舍主编.骆驼祥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老舍主编.四世同堂[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7]舒乙主编.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A],散记老舍[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79.

上一篇:试论鲁迅精神对萧军小说创作的影响学毕业论 下一篇:浅论霍桑小说的象征手法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