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1)学(2)

2013-08-04 01:16
导读:{[呂/(田@人)]+(攻-工)}〉,《古文字研究》第24輯頁256)。 至於上博此字,較郭店「r 」字多一「車」旁。黃人二先生考慮此處後兩句句尾「聲」、「成」押
{[呂/(田@人)]+(攻-工)}〉,《古文字研究》第24輯頁256)。

至於上博此字,較郭店「r 」字多一「車」旁。黃人二先生考慮此處後兩句句尾「聲」、「成」押韻,若參酌郭店本與今本補入此句後所缺「苟有衣,必見其敝」,則上博此字還是同朱先生之釋,讀作「{弓+弓+[一/(田@人)]}(笰)」較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研究》頁153);而趙建偉先生在懷疑上博簡此字即是「弼」字或體之外,並認為「弼」有讀作「軾」的可能:

「弼」字所從的聲符《說文》說「一曰讀若誓」。上博簡聲符爲「讀若誓」的這個字疑當借爲「軾」。軾、誓聲紐相近,軾爲職部字(《段注說文》中爲古音一部),誓(及弼)爲月部字(《段注說文》中爲古音十五部),職部(一部)、月部(十五部)字古常相通。如:「厥」爲月部字(十五部),聲假爲「其」(職部陰聲字,古音一部)。此其證一也。「世­」爲月部字(十五部),在《讒鼎銘》中與「怠」(職部陰聲字,古音一部)合韵(見《段注說文·六書音韵表》)。此其證二也。此句上下文在今本中作「苟有車,必見其軾;苟有衣,必見其敝;人或言之,必聞其聲;苟或行之,必見其成」。此八句爲韵文。聲、成,耕部爲韵;軾(職部字,古音一部)、敝(月部字,古音十五部)爲職、月合韵。此其證三也(〈讀上博簡《緇衣》札記〉,簡帛網2003/09/09)。

濬智按:時賢考釋郭店、上博此字之眾說,約可大分為二類:一以為此楚簡組字從「曷」得聲,可讀為「弼」、「蓋」、「笰」、「舝」等;一以為此字從「[轍-車]」,可讀為「轍」。

雖甲、金文未見「曷」字,然包山簡「[夷+曷]( )」左旁之「曷」,三體石經 ,小篆曷皆與郭店、上博此字左旁皆不類,此組字是否從「曷」,仍待進一步的證據來確定。而據《古文四聲韻.薛韻》所收「轍」之古形(古《老子》 和《義雲章》 ),以為郭店、上博此字應即「[轍-車]」、「轍」者。我們以為兩者很明顯的在字形上稍有距離。且「[轍-車]」字甲骨文從「鬲」從「又」或「丑」,其造字本義或作「撤」、「徹」(于省吾先生編《甲骨文字詁林》頁907-908),與郭店、上博此字之造形亦無法繫聯。

但前述朱德熙先生將郭店此字讀作「弼」的說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弼」字,唐蘭先生以為:

   {弓+弓+[一/(田@人)]}字從[一/(田@人)],[一/(田@人)]就是簟的本字。……從[弓+弓]聲,《說文》從[一/(田@人)]聲是錯的。……《說文》:「[弓+弓],彊也,從二弓,闕。」是許慎已不知它應讀什麼音,後世讀如強是錯的。卜辭常見[弓+弓]字,用為否定詞,與弗的意思一樣(張宗騫說),可證[弓+弓]讀為{弓+弓+[一/(田@人)]}。……只有{弓+弓+[一/(田@人)]}字才是簟茀、竹閉和柲本字,本來是用竹席捆綁兩張弓,……在象意字聲化時,就成為從[一/(田@人)][弓+弓]聲。……從{弓+弓+[一/(田@人)]}字的字形,訓義,以及和{弓+弓+[一/(田@人)]}有關的閉、柲、棐、榜等的義訓,進而從歷史文獻上證明{弓+弓+[一/(田@人)]}是在弛弓時綁在弓裡以防弓體損傷的,這種器物是用竹席捆綁的,或用竹木製成的,也有銅的,名稱隨時代、地區而有變異。又從考古發掘上知道所謂青銅弓形器都和矢鏃等同出,從出土的位置,知道它應該縛在弛弓的弣上。從器形來看,又適合於這種用處。出土時內部還有殘存木質,轉處有皮帶束縛的痕跡,都可以證明它就是{弓+弓+[一/(田@人)]},或者叫柲,叫棐,叫榜。……因此,我們敢於斷定一般所謂青銅弓形器,實即《詩經》「簟茀魚服」的簟笰,《番生簋》、《毛公鼎》銘中的金蕈{弓+弓+[一/(田@人)]}和《儀禮》的柲(〈弓形器(銅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頁180-184,161)。

查「弼」之異體字約有「」、「{弓+弓+[一/(田@人)]}」、「[弓+弓+(攻-工)]」、「[弗/弓]」、「[弗/力]」、「[弓+弓+矢]」等形(李圃先生《異體字字典》頁669)。參考唐蘭先生之言以視之,我們認為「弼」字之諸異體字所從「弓」、「[弓+弓]」當表所弛之弓或弛弓後護弓的模具;諸所從之「(攻-工)(通又,手)」、「力」當表弛弓之「手」、弛弓所施之「力」。從「(攻-工)」不從「又」、「手」者,其「(攻-工)」偏旁可能兼表字音;諸所從之「[一/(田@人)]」,當表用來保護弓體所綑上的竹席;諸所從之「弗」,于省吾先生云:「李孝定《集釋》二七二一承段玉裁揉箭之說,謂『弗』象:『矯箭使直之形』……[己]為繒繳……矯榦使直皆謂之『弗』,不必是箭(《甲骨文字詁林》頁3458)。」「弼」字之諸異體字之從「弗」者,「弗」當表「綑束(竹席)」意,亦可能兼表字音(不過我們也不排「弗」是「[弓+弓]」之訛寫的這一個可能)。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1)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