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①] 原文作“於是乎
[②] 刘乐贤:《读上博简札记》,见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ulexian01.htm
[③]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132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④]《郭店楚墓竹简》213页注四。
[⑤] 商金文中的“司”,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之器,或认为是“后”字。西周中期的墙盘中有“司”,有的也释为“后”。《集成》14.9090、15.9818、11.5935、15.9294-9295诸器中的
[⑥] 此字李家浩先生读为“治”是对的,参《齐国文字中的“遂”》,《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3期,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李说见《李家浩卷》43页注 ①。
[⑦] 见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541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4月版。
[⑧] 关于文字偏旁发展问题及战国文字异形问题,参张振林师:《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1981年1月版;《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1982年6月版;《战国期间文字异形面面观》,《文字学论丛》第二辑,向光忠主编,崇文书局2004年1月版。
[⑨] 李零:《上博楚简校读记(之二)——〈缁衣〉》,见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
[⑩] 刘乐贤:《读上博简札记》。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