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关于治、始、词、殆、司
我们考察了郭店简和上博简中治、始等字的使用情况,以期发现其用字习惯和用字规范。
(一)始
1.从心
郭店《老子甲》11号:“慎终如
《老子甲》17号:“万物作而弗
上博简(二)《从政(甲)》9号:“凡此七者,正之所
2.从言
《老子甲》19号:“
《老子丙》12号:“慎终如始。”写法与19号同。
《性自命出》26号:“其反善复
上博简(三)《恒先》1号:“有有焉有
3.从口
《五行》18号:“有与
《性自命出》3号:“道
上博简(二)《容成氏》8号“於是乎始语尧天地人民之道”写法同上,又见14、20、21、25、29、32[①]、36、37号等。
《性自命出》15-16号:“其
《六德》40号:“(是故先王之)教民也,始于孝弟。”写法与《性自命出》15号同。
上博简(一)《孔子诗论》23号:“《鹿鸣》以乐
上博简(三)《仲弓》8号:“正之
上博简《性情论》16号:“其反善复
4.从糸
《语丛一》49号:“有终有
(二)治
1.从糸(幺)
1.1《老子甲》26号:“
《老子乙》1号:“
《六德》30-31号:“门内之
《容成氏》19号“近者悦治”、43号“其政治而不赏”、“而治乱”字写法同《六德》。
《唐虞之道》中全部治字均从糸(幺),但省口旁,26号从糸作
《性情论》16号:“其居节也舊,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
1.2《恒先》8号:“有
1.3《从政(甲)》16号:“君子药(乐)则
2.从言
《成之闻之》32号:“君子
《尊德义》中全部治字均作此形,见于5、6、12、23、25、31号简,只是写法上略有繁简不同而已。
3.作台
郭店《缁衣》20-21号:“邦家之不宁也,则大臣不
4.从口
见从言条引例。
(三)词(辞)
1.从口
《成之闻之》29号:“道不悦之
《语丛四》1号:“言以
《容成氏》22号:“冬不敢以苍
2.从言
《成之闻之》23号:“□之弇也,
《性自命出》45-46号:“人之巧言利
上博《孔子诗论》17号:“《东方未明》有利
《性自命出》22号:“其
《语丛一》108号:“
(四)殆
《老子甲》20号:“知止所以不
(五)司
《穷达以时》8号有“少司马”,写法同于今日通行字。上博简(二)《昔者君老》4号简“尔司”同。
《仲弓》7号简“有司”作
(六)附录
1.《语丛三》有字作
2.《语丛一》50号:“容色,目
3.上博简(二)《子羔》12号简“有
4. 《容成氏》36号“强弱不
由上可以看出,“始”字写法最纷纭,从口作的占绝对多数,从言或从心作是少数现象,从糸作只有一例,是受上下文类化而加旁,不能与其他写法相提并论。从口作时其上部偏旁中的两横笔不能省略,因为省后会与“句”混同,“句”字见上博简(二)《子羔》12号简和上博简(三)《彭祖》1号简等,而在其他组合中这两横笔可以任意省略其中一个,或者全部省略。
“治”字写法绝大多数从糸作,其基本声符是
“词”字多从言作。
从糸的“治”字和“司”字均当由金文中的“
春秋战国时期,与
金文中的“始”乃是用为女姓“姒”,作
以上均可证厶和司声音是相同或相近的。所谓的“辛”旁乃“辥”字从之。
由上金文字形可以看出,楚简
由以上用例也可以看出,同篇或同一书手用字虽亦有混用不别的现象,但大致有某种自发的规范。文字异形现象很严重,但多发生在形符方面,而声符保持着相对的一致性。战国时期形声造字法已经成熟,尤其是意类符体系的形成,为汉字的大量孳乳衍生创造了可能和条件,汉字表达汉语的能力迅速增长,原来许多靠假借法记录的词,都可以为其造新的形声专用字,减少一字记多词的歧义机会。这也是战国文字异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新造专字不能通过统一的国家文件形式成为共同遵守的规范,也由于长期积淀的借同音字记词的习惯势力的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本有其字的通假[⑧]。但其音符的相对固定性值得注意和进一步研究。
另外,我们在研读楚简时发现,论证字形必须要考虑书手的问题,不同的书手用字习惯有所不同,如果以不同书手、不同篇目的字形作证据,有可能会是错误的。上博简(三)《彭祖》第二简有一个被整理者隶为从竹从往之初文的字,但它所从的“往”与常见的“往”(如《周易》简中的)有所不同,其他的“往”上部所从的“止”的末笔多作向下弯曲的弧笔,或平直写,而《孔子诗论》的“者”字上部与“止”同形的偏旁的末笔弧向是向上的,这是与同篇“往”字(见10简《汉广》)唯一的区别。我们开始以《诗论》为据而以为《彭祖》此字是一个从竹从者的字,但后来发现本篇的“者”字是不同于《诗论》的另一种写法,而废弃了原先的意见。但有些情况又找不到较好的解释,如郭店和上博简中的其字绝大多数作丌或亓,但郭店《缁衣》有些不同,35号简以前和40号以后(40号简背至结束)其字均作丌或亓,35-40号除35号第一个其字作“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