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智多星吴加亮,玉麒麟卢(黄本作李)进义,青面兽杨志,混江龙李海,九纹龙史进,入云龙公孙胜,浪里百跳(黄本作白条)张顺,霹雳火秦明,活阎罗阮小七,立地太岁阮小五,短命二郎阮进,大刀关必胜,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赤发鬼刘唐,一撞直董平,插翅虎雷横,关髯公朱仝,神行太保戴宗,赛关索王雄,病尉迟孙立,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青,没遮拉穆横,浪子燕青,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急先锋索超,拚命二(黄本作三)郎石秀,火船工张岑,摸着云杜迁,铁天王晁盖。
人名末后有一行字:“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延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宋江遂带朱仝、雷横、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泊寻哥哥晁盖。及到梁山泊,晁盖已死。宋江对吴加亮等人把天书说了一遍,首领吴加亮、卢(黄本作李)进义和那几个兄弟共推宋江做首领。宋江道:“今会中只少了三人。”那三人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张横,铁鞭呼延绰。筵会散后,各人统率强人,略州劫县,放火杀人,攻夺淮扬、京西、河北三路二十四州八十余县;劫掠子女玉帛,掳掠甚众。朝廷命呼延绰为将,统兵投降海贼李横等出师收捕宋江等,屡战屡败;朝廷督责严切。呼延绰带领李横反叛朝廷,亦来投降宋江为寇。僧人鲁智深亦反叛来投奔宋江。这三人来后,恰好是三十六人数足。宋江统率三十六将,往朝东岳,赛取金炉心愿。朝廷无其奈何,只得招谕宋江等。元帅张叔夜,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分注诸路巡检使。三路之寇悉得平定。后遣宋江平方腊有功,封节度使。
《宣和遗事》中的“三十六人”不包括宋江在内,宋江是三十六将之帅,故云“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宋江统率三十六将”。“宋江和那三十六人”云云,足可证加上宋江乃是三十七人。天书上三十六人名单,“铁天王晁盖”居然排在最末。晁盖死后,又添加了名单上所无的一丈青张横及不知绰号的李横,成了三十七人,加上统帅宋江该是三十八人了。《宣和遗呈》中错讹之处甚多。如说“今会中只少三人”,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张横、铁鞭呼延绰;然下面却说呼延绰带领李横投降宋江为寇,僧人鲁智深亦来投奔宋江。那么张横和李横是否为同一个人呢?看来像是同一个,李横当是张横之误。然天书上三十六人名单中既无张横,也无李横,甚至没有一个绰号为“一丈青”的。名单中有一个火船工张岑,然此人上梁山泊比宋江还早,显然不是“今会中只少了三人”中的一丈青张横。名单上的铁天王晁盖已死,递补上一丈青张横,仍然是三十六人,加上主帅宋江,共是三十七人。《宣和遗事》上说的宋江“带领得朱仝、雷横、并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泺上……”吴加亮等人“见宋江带得九人来……”也有误。从天书上的名单来看,宋江带来的是十人,即朱仝、雷横、李逵、戴宗、李海、史进、公孙胜、张顺、武松、石秀。另外,叙事中说的是关胜、阮通,天书上名单中却作关必胜、阮小五,名字不统一。
《宣和遗事》中的三十六将与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三十六人的绰号、姓名并非全然一样。《遗事》中的吴加亮,在《赞》中作吴学究;《遗事》中的卢(黄本作李)进义,《赞》中作卢俊义;《遗事》中的李海,《赞》中作李俊;《遗事》中的入云龙公孙胜,《赞》中无;《遗事》中的浪里百跳(黄本作白条),《赞》中作白跳;《遗事》中的阮进,《赞》中作阮小二;《遗事》中的豹子头林冲,《赞》中无;《遗事》中的金枪手,《赞》中作金枪班;《遗事》中的赤发鬼,《赞》中作尺八腿;《遗事》中的一撞直,《赞》中作一直撞;《遗事》中的王雄,《赞》中作杨雄;《遗事》中的张青,《赞》中作张清;《遗事》中的急先锋,《赞》中作先锋;《遗事》中的火船工张岑,《赞》中无;《遗事》中的一丈青张横,《赞》中作船火儿张横;《遗事》中的摸着云杜千,《赞》中无;《赞》中的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遗事》中均无。《赞》中算上宋江、晁盖,共是三十六人;《遗事》中不算为帅的宋江和已死的晁盖,加上一丈青张横,是三十六人,倘算上宋江,则是三十七人。
对《赞》和《遗事》作了比较后可知:《赞》中的吴学究与《遗事》中的吴加亮应是一人;《赞》中的卢俊义与《遗事》中的卢(黄本作李)进义应是一人;《赞》中的李俊与《遗事》中的李海应是一人;《赞》中的阮小二与《遗事》中的阮进应是一人;《赞》中的杨雄与《遗事》中的王雄应是一人;《赞》中的张清与《遗事》中的张青应是一人。《赞》比《遗事》多出解珍、解宝二人;《遗事》比《赞》多出林冲、公孙胜、杜千、张岑四人。
《水浒传》的作者肯定读过《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与《大宋宣和遗事》,因为《水浒传》中即有《赞》中的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也有《遗事》中的豹子头林冲、入云龙公孙胜;《水浒传》中的天罡星三十六将的姓名和绰号也基本上是从《赞》和《遗事》来的。《水浒》把《赞》与《遗事》中的晁盖屏除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外,甚至七十二地煞星中也没有他。把孙立也降到了地煞星之中。《遗事》中摸着云杜千,在《水浒》中被改为摸着天杜迁,也被置于地煞星之列。《水浒》综合了《赞》与《遗事》两书中所开的名单,对少许人名、绰号作了修改,重新排列了一个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员名单:天魁星呼保义宋江(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绰号用两书,姓名用《赞》),天机星智多星吴用(绰号用两书,名另改),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绰号与姓名用《遗事》),天勇星大刀关胜(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雄星豹子头林冲(绰号与姓名用《遗事》),天猛星霹雳火秦明(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威星双鞭延灼(绰号与名另改),天英星小李广花荣(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同上),天富星朴天鵰李应(同上),天满星美髯公朱仝(同上),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同上),天伤星行者武松(同上),天立星双枪将董平(绰号另改,姓名用两书),天捷星没羽箭张清(绰号用两书,名用《赞》),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祐星金枪手徐宁(绰号用《遗事》,姓名用两书),天空星急先锋索超(同上),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鼻星赤发鬼刘唐(绰号用《遗事》,姓名用两书),天杀星黑旋风李逵(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微星九纹龙史进(绰号和《遗事》,姓名用两书),天究星没遮拦穆弘(绰号用两书,名另改),天退星插翅虎雷横(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寿星混江龙李俊(绰号用两书,名用《赞》),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将两书中阮小五的绰号移在阮小二的头上),天竟星船火儿张横(绰号用《赞》,姓名用两书),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将《赞》中阮小二、《遗事》中阮进的绰号移在阮小五的头上,阮小五的绰号改为短命二郎极不合理),天损星浪里白跳张顺(绰号用《赞》,姓名用两书),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牢星病关索杨雄(绰号另改,姓名用《赞》),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绰号与姓名用两书),天暴星两头蛇解珍(绰号与姓名用《赞》),天哭星双尾蝎解宝(同上),天巧星浪子燕青(绰号与姓名用两书)。
“宋江三十六人”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传说有可能基本上合于历史事实,也有可能其中的一部分合于历史事实。宋江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其他人物可能有一部分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我国的史籍散佚者太多,故很多史实难以查考。然就现存的史料来看,能证明宋江确有其人者还是比较多的,如《东部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卷一百三《侯蒙传》,卷一百八《张叔夜传》,宋·李焘《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十八,宋·李埴《皇宋十朝纲要》郑十八,宋·杨促良《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宋·徐梦莘《三朝弱盟会编》卷五十二引《中兴姓氏奸邪录》,卷八十八,卷二一二引《林泉野记》,《泊宅编》卷五,宋·汪应辰《文定集》卷二十三《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张守《毗陵集》卷十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阁修撰蒋公墓志铭》,宋·范圭《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等等。现存史料中记载有宋江手下之人者就比较少了,但从一些文字中还是能看出端倪的。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载:“建炎元年(1127)秋七月,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守臣向子宠望风逃去……”卷十八载:“建炎二年十一月,泾原兵马都鉴兼知怀德军吴珍袭叛贼史斌,斩之。”这位“宋江之党”史斌,很可能就是那个九纹龙史进,后改名为斌。史进自号为“九纹龙”,“龙”者帝之谓也,故敢于“僭号称帝”。他颇有“铁天王”的胆量,比那跪着造反,“立号既不僭侈,名称俨然,犹循轨辙”,“不假称王,而呼保义”的宋江,气派雄大得多。另外,《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引《靖康小雅》中云:“……金人先屯兵县中……翼日,贼遣重兵迎战。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共它处也有杨志的记载。这位“招安巨寇杨志”,很可能就是受招安的宋江之部将杨志。由一些史料可知他后来参加了抗金,为先锋。《宋史》卷四七五《刘豫传》和《金史》卷七十七《刘豫传》中都写有关胜。记载建炎二年(1128)冬,金兵攻济南,济南骁将关胜屡出城拒战,知府刘豫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百姓不从,刘豫缒城纳款。何心在《水浒研究》中说:“这关胜可能就是梁山英雄大刀关胜。他随宋江受招安后,做了济南守将,因为抗战而被汉奸所杀害,死得是很光荣的。”我同意这一说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三中云:“绍兴五年(1135)九月,自靖康之末,两河之民不从金者,皆于太行山保聚。太原义士张横者,有众二千,来往岚、宪之间。是秋,败金人于宪州,擒其守将。”王
利器先生在《〈水浒〉的真人真事》中说龚开赞船火儿张横云:“太行好汉,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则绍兴年间保聚义太行山的张横,当就是船火儿张横,我也同意这一说法。张横到后来也参加了抗金战争,而且率众在宪打败过金兵,擒过其守将。王利器先生还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七引《韩忠武王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上云:“建御营,以王(韩世忠)为左军统制,诏平济州山口贼解宝、王大力、李显等,所向剿除,升定国军承宣使。”认为“此被韩世忠剿除的济州山口‘贼’解宝,当是绰号‘双尾蝎’的解宝,他在老家登州受土豪压迫,才逼到济州山口去作‘贼’耳。”这一说法对读者也颇有参考价值。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