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明清小说与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之关系论纲(1)(2)

2013-09-20 01:12
导读:二、明清小说对民间秘密宗教的影响 明清小说同样对民间秘密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说:“小说中只有势力者,无过两派,一

    二、明清小说对民间秘密宗教的影响

明清小说同样对民间秘密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说:“小说中只有势力者,无过两派,一为《封神》、《西游》,侈仙道鬼神之魔法;一为《水浒》、《侠义》,状英雄草泽之强梁。……由此两派思想,浑合制造,乃适构成义和团之原汁。”[17] (P346)陶成章在谈到白莲教和天地会时也说,“凡山东、山西、河南一带,无不尊信《封神》之传。凡江浙、闽广一带,无不崇拜《水浒》之书。”[18] (P167)
民间秘密宗教的创立与活动(社会理想、人际关系、组织形式),它们的军事斗争计谋与策略,很多都是从《水浒》、《说唐》、《三国演义》等小说中借鉴而来。这些小说所体现的准则成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在具体的活动中,这些小说又成为他们组织与教育公众的百科全书。[17] (P296)罗尔纲先生就曾从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入手,考察了《水浒传》对天地会的影响。王学泰先生更是全面考察了《水浒》、《说唐》、《三国演义》对天地会的影响。他认为,票党的“五票”和洪门的“五房”都是按照《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封某某为五虎上将的情节而创造的。天地会的意识形态与组织形式明显受到小说的影响。陶成章在《教会源流考》中说:“洪门借刘、关、张以结义,故曰桃园义气;欲借山寨以聚义众,故又曰梁山巢穴;故预期圣天子之出世而辅之,以奏扩请之功,故又曰瓦岗寨威风。盖组织此会者,缘迎和中国下等社会之人心,取《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三书而贯通之也。”[18] (P423)
首先,民间秘密宗教和帮会的结盟,受到《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的深刻影响,如清初的“桃园会”、“子龙会”、“关圣会”等,他们特别推崇通俗小说中的忠义和替天行道思想,民间秘密帮会结会时,一般念诵“忠心义气剑前过,不忠不仁刀下亡”两句盟词。《洪门志》中描述洪门结义时的“三把半香”道: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兄弟奉令把话讲,三把半香说分明:
头把香来忠义香,羊角哀与左伯桃。
捧土焚香来结拜,兄弟两人赴秦邦。
伯桃中途生重病,角哀尽义送盘川。
异日辞朝回家转,祭扫坟台报仇冤。
这是头把忠义香。
二把香来仁义香,桃园结义刘关张。
兄弟徐州来失散,关公被困在土山。
曹操差来张文远,顺说关公降曹操。
上马金来下马银,美女十名解战袍。
后来修下辞曹表,去到古城会故交。
这是仁义二把香。
三把香来根本香,梁山结义有宋江。
聚齐一百零八将,不分男女摆战场。
河北收来卢俊义,外有兵来内有粮。
这是三把根本香。
半把香来威风香,瓦岗寨上逞豪强。
咬金有福为山主,假仁假义西魏王。
三十六人同结义,内有三人不投唐。
好个忠心王伯当,赤胆保主西魏王。
唐王斩了单雄信,秦琼哭回半把香。
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西魏王。
三把半香讲完了,忠义堂前把令交。[19]
如若违誓,轻者打72棍或108棍,重者处死。可见,加入洪门的仪式完全是模仿小说戏剧中的情节,在这里,“忠义”已经不完全是一个“事实”上的伦理概念,而变成了一个近乎平等的兄弟关系所遵守的原则。它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等通俗小说中反复宣扬的“义气”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17] (P500-501)他们甚至称盟誓时用的鸡也与玄奘西天取经有关:“西天取经回朝转,经过地名通天河,带回三双六只蛋,蛋生三双六只鸡。”[19] (P153)
会友见面时,拜访者先念《天下英雄访英雄》:
日出东方一点红,秦琼打马到山东。
身挂一双金装锏,五湖四海访宾朋。
张良背剑访韩信,刘备关张访卧龙。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太祖雪夜访赵普,吴用常访玉麒麟。
尉迟访得白袍将,文王渭水访太公。
天上星斗访星斗,地下英雄访英雄。
只有兄弟无处访,特到此地访仁兄。
久闻大哥义气好,山清水秀又相逢。
主人接着念《未曾接驾休见怪》:
不知你哥哥到来,未曾收拾少安排。
未曾接驾你(休)见怪,副(无)奈仁兄莫计怪。
仁兄胜过刘皇叔,威风其(胜)过瓦岗寨。
交接甚(胜)过及时雨,讲经上过批法台。
……
最后,双方齐念《都是梁山一炷香》:
连香凯连香凯,都是梁山一柱(炷)香
不共山来也共堂,不共爹来也共娘。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只有金盆栽花,哪有梁山分家!
只有一个梁山,哪有两个水浒!
你老哥果有天才、地才、文武全才,
三十六本天书本本看到,七十二本地书页页看清。
……[17] (P503-505)
总之,这些诗中借用了一系列小说戏曲中的故事,互相吹捧。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思想对天地会影响也很大,《香花僧秘典》云:
五色彩旗金鼓震,十里埋伏在东桥。
替天行道神共鉴,诛灭清魔转太平。[17] (P508)
民间秘教的隐语也多来自通俗小说和戏剧,天地会之“天”字拆为“三十六”,地字拆为“七十二”,会字拆为“一百零八”。洪门盘问诗句中有一段“梁山高大典交结”,要求介绍梁山的情况。还有他们摆的茶阵,一般分为“布阵”、“破阵”两步,内容多取自《水浒传》、《三国演义》故事,如取自《三国演义》就有关公守荆州阵、关公护送二嫂阵、带嫂入城阵、赵云加盟阵、桃园结义阵、孔明上台令诸将阵、赵云救阿斗阵等。
秘教的组织斗争方式也多以梁山为模式。天启年间,山东巨野人徐鸿儒联合景州于弘志发动白莲教起义,之所以遭受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徐鸿儒误信梁山泊演义故事,屯兵梁家楼。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民间秘密宗教崇拜的神祇及教主神话同样深受通俗小说和戏曲的影响。小说、戏曲中的人物如关羽、刘伯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八仙等,都成为民间宗教崇拜的神祇。清道光年间山西先天教,教主曹顺和教中四大金刚道洪、张汶斌、郭金棒、苗赞庭,竟自称是小说、戏曲中的人物徐庶、杨业、杨四郎、孙悟空、哪吒等转世。义和团起事,崇拜各路神仙,许多小说中的人物都上了“排行榜”,连出现不久的黄三太、黄天霸都入了神仙榜。义和团咒语云:“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洞宾柳树精,七请飞镖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兵。”[20] (P147)
民间秘密的创教故事也受到小说戏曲的影响。王学泰先生指出,天地会创立的“西鲁神话”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乃至语言运用上无不受到通俗小说和戏曲的影响。故事中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可以在小说中找到原型。[17] (P436)民间秘密宗教宝卷还大量引用小说戏曲中的故事,借以阐发“大道”。《归原宝筏》指出:“受得一世之苦,道成九祖沾恩。一篇《西游》俚语,休笑言粗无文,常阅体之无怠,九莲上品上增。”[21] (P26)“魔禅棍胜过那孙悟空定海针,保唐僧到西天,威风凛凛,要学他打斤斗降服妖精,要学他能大小不受魔困,要学他那一双火眼金睛。要学那猪八戒好食喜敬,遇着魔夸奖,他抓耳相亲,悟空说是妖魔,他偏不信,害得那唐玄奘险把命倾。嘱众友见了人勿露真影,怕遇妖阻取经,要吃唐僧肉。”[21] (P42)《太和堂书帖》又说:“试看唐僧西游事,大大榜样谁不闻,妄念贪心才一动,魔王就要把他吞。”[22] (P89)《多罗妙法经卷》在叙述了孙悟空的故事后说:“众知今,要参道,亦要金箍,眼在东,己变卯,就是心猿。金箍是,中央处,金华桥上。真咒是,一言理,念对金桥。猿就定,路就明,辨出真假。意就是,火龙驹,能使好歹。”[23] (P651-652)在修道的过程中,要排除万难,“磨难星,考惩你,《西游记》堪为比”[24] (P876)。另外,民间秘密宗教宝卷的故事、语汇和叙述风格,也受到小说戏曲的影响。黄育楩早就指出,许多秘密宗教的宝卷故事、语汇和风格手法的背景,都可以在《三国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小说中找到。[10] (P59)

【参考文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Z].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苏庵主人. 归莲梦[Z].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明珠缘[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英烈传[Z].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5]清稗类钞·义侠类[A]. 蒋维明. 川陕白莲教起义资料辑录[Z].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6]吴伟业. 绥寇纪略[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恩格斯. 费尔巴哈与德国哲学的终结[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M]. 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6.
[9]啸亭杂录:卷6[A]. 蒋维明. 川陕白莲教起义资料辑录[Z].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10]黄育楩. 破邪详辩[A]. 清史资料(三)[Z].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喻松青. 明清白莲教研究[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2]吕熊. 女仙外史[Z]. 合肥:黄山书社,1994.
[13]销释金刚科仪[A]. 王见川,林万传. 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14]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A]. 王见川,林万传. 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6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15]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A]. 王见川,林万传. 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4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16]明史[A]. 二十五史:第8册[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7]王学泰.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8]陶成章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朱琳. 洪门志[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20]陈振江,程. 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21]归原宝筏[A]. 王见川,林万传. 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9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22]太和堂书帖[A]. 王见川,林万传. 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9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3]多罗妙法经卷[A]. 王见川,林万传. 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7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24]义路是由[A]. 王见川,林万传. 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8册[Z].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与“渭城体”(1)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