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全宋诗》34首学毕业论文(4)
2014-08-17 01:01
导读:按:此诗出处同前,冠“王卢溪”,诗前系王氏手书洪觉范宣和四年(1122)十一月廿一日所作《奉送圆监寺持钵之邵阳》诗一首,王氏诗后题云:“绍兴二十
按:此诗出处同前,冠“王卢溪”,诗前系王氏手书洪觉范宣和四年(1122)十一月廿一日所作《奉送圆监寺持钵之邵阳》诗一首,王氏诗后题云:“绍兴二十九年二月五日庐溪王庭guī@(15)题。”乃王氏书诗之时。《释文四》原《法帖》卷十六“绍兴正论帖庆元正人帖”另收“王敷文”(诗题后有“庐溪王庭guī@(15)上”之字)《拙诗二首奉送邦衡编修学士之新州》,已见于王庭guī@(15)集及《全宋诗》,故不录。庭guī@(15),字民瞻,以隐居卢溪,号卢溪先生,孝宗朝,曾直敷文阁,有《卢溪集》50卷,赵万里辑有《卢溪词》1卷。
9.朱敦儒(1首)
太夫人挽诗一首
桧仙分绛节,鹊瑞得黄裳。举案蒲轮逸,趋庭桂籍芳。
鲍姑宜不老,织女忽还光。孝子号风树,凄凉靡夕阳。
按:此诗出处同前,冠“朱岩壑”,计五行,题目后有“洛阳朱敦儒上”一行,诗后有曾氏跋语四行,云“太夫人”指其“先妣齐国张夫人之祖妣宋令人”。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著有《岩壑老人诗文》,佚,今存词集《樵歌》。
10.康与之(4首)
钦州杂诗
旦起一首
日出三竿梦未残,无人裹饭独空盘。几时排遣愁心去,何处登临病眼宽。
白发不宜黄菊好,皂貂初试北风寒。白云飞入天低处,游子悲歌隔泪看。
绝句二首
幽鸟关关喜昼睛,闭门孤坐乐闲情。残书读尽日已暮,不闻鸟声闻竹声。
反琐衡门似画中,静居为乐自无穷。茶瓯不隔故山梦,睡起一枝花颤风。
天涯亭一首
草满交州路,云连合浦山。孤fān@(16)来境外,一鄣入云间。
风俗异时改,里闾终日闲。孤臣万里隔,泪尽鬓毛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按:以上四诗出处同前,冠“康顺庵”,计十八行,《钦州杂诗》四字作一行,系总题,下有“与之拜呈”作一行,诗后题:“绍兴二十八年中秋后二日书贽安远权郡清江李公。”作两行。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曾附秦桧以求进,为其门下十客之一,桧死,除名编管钦州。此诗当系其编管钦州时作,颇为形象地传达了他当时的心境。
11.黄灏(1首)
黄灏,字商伯,一字景夷,号西坡,都昌人。擢进士第。光宗朝,历太常寺簿,论及今礼废阙,出知常州,提举本路常平。既归里,幅巾深衣,骑驴匡山间,若素隐者。朱熹守南康,执弟子礼。熹没,党禁方厉,灏单车往赴,徘徊不忍去。性行端饬,以孝友称。有《西坡集》。
敬饯曾丈寺丞改镇毗陵
乞得麾符向九华,又闻东国拥高牙。清风可酌惠山水,春意先回阳羡茶。
共看朝中双石笋,况传岭北满城花。政成畿甸知余事,急诏归来路不赊。
按:此诗出处同前,冠“黄西坡”,计六行,题后有“庐山黄灏再拜”一行,“庐山黄”三字似为刻者所加,有符号以区别。诗系为曾三复饯别时作。
12.刘某(1首)
判府寺丞年契丈得请补外拙句因写别怀匪敢言诗一笑掷之幸甚
淡墨联名阅几春,著鞭先后@(17)攀鳞。羡君藩屏新怀绶,顾我勾稽始问津。
人爱忠嘉裨圣主,自期慈惠活疲民。满城和气来年好,天为池阳借寇恂。
按:此诗出处同前,冠“刘 ”,计七行,题后有“若容@(18)@(19)上覆”六字,似标明作者当是刘若容,但查无其他资料可征证,这里只能存疑。诗亦为饯别曾三复时作。
13.李璧(2首)
小诗二章奉送寺丞尊契丈出守池阳
已见瀛州伯,今朝更别君。清时能几士,一日恐空群。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雁下齐山月,猿啼秋浦云。古来行乐地,重与话清芬。
人物推江右,从来盛本朝。隼yú@(20)聊坐啸,天路即旌招。
邂逅论先契,殷勤见后凋。君行我迹逝,离恨若相撩。
按:以上二诗出处同前,冠“李雁湖”,计九行,题后原有字一行曰:“宣议郎将作监主簿李璧再拜上。”诗后一行云:“齐山、秋浦,杜紫微、李翰林陈迹也,赋咏甚多。”刻者于第八行小字注云:“‘殷’缺末笔。”此正宋人避本朝讳之常例,乃宋人手书或版刻之存迹。璧,字季章,号雁湖居士,李焘之六子。曾有《雁湖集》100卷,今佚。《全宋诗》作者中有“李璧”者,与此诗作者乃同一人。诗为送别曾三复赴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