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学毕业论文(2)
2014-10-26 01:26
导读:视像的创造和欣赏,虽然是当下的、直观的,却不可能与语言文字完全脱离,反之却是密切结合的。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广告,或者电视综艺晚会,
视像的创造和欣赏,虽然是当下的、直观的,却不可能与语言文字完全脱离,反之却是密切结合的。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广告,或者电视综艺晚会,语言都以听觉的形式与图像配合,这决不仅仅是听觉之美,更在于内涵的深度与精度。与图像相配合的语言,其文学性是至关重要的,文学性缺失或匮乏,直接影响着图像美感的传达。
文学与视像不是互相排斥的,文学也用不着在视觉文化面前自卑或气馁。视觉文化从其积极的方面看,应该是更多的吸取文学的乳汁。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视像时,当然不必要取一种抵制或排斥的心理,而应该将其纳入到文艺学的研究格局之中。文学之于视像也非是消极的、异己的,而恰恰是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文学本身有着内在的显像功能。文学作品以文字为其艺术语言,其文字与其它用途的文字并无二致,不同的是,文学是以文字来构织一幅幅图像,欣赏者也是通过文字阅读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这种内在的视像,是文学的特殊性质。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所说:“窥意象而运斤”,说的就是在作家心中以文字构成的图像。叙事性作品正是以文字描绘出一幅幅接连不断的图像。从二度创造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生发性,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不能想象没有好的文学剧本或以经典为依托,就能够创造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影视作品。
从对视觉作品的欣赏角度看,人们习惯于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也即是许多图像连结为一个结构。同时,人们也乐于期待后面的变化,以其不可预知的惊奇感作为审美的快感。创作者依循这种,用许多的画面来完成这个整体结构,而这必须是用文学思维才能创造出来。没有这种文学思维,是无法胜任这种工作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大量的视像包围着我们,构成了现在的这个所谓“读图”。但是,我们也不免要追问一下: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世界,给人们带来的都是好的东西吗?恐怕未必。对于沉湎于视觉快感的人来说,理性思维能力的弱化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到处都充斥眼帘的图像,大多数是在一种表层的,凌乱的状态下存在着的,缺少一种整体感。事实上,图像的强化和文学的隐匿造成了深度感的缺失。而深度感的召回,要靠文学性的作为视像底蕴来实现。
时代的变迁对于来说,必然带来后者的变革。传统的文艺学理论所固守的疆土越来越少,并不等于说文学就无可作为了。其实,大众传媒中作为审美的因子的图像,恰恰与文学有着不可剥离的内在关系,而且也非其他的理论所能说清楚的。文艺学的边界与其被动地被打破,不如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姿态打通文学和视觉文化之间的障壁,将大众传媒中的审美要素纳入文艺学的格局之中。其实,文学创作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作家在写小说时就已经用更富于视觉性的文字来写作,或者将电视剧又改编为小说。另外,电视节目的解说词是否应该作为文学作品来加以?时代的文艺学是大有可为的,文学自身的规则与特性在图像审美中应有的作用,这是一般的文化研究所无法代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