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科诨就是打趣、说笑话,它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在戏曲的角色分类中就有专门以调侃笑谑为特长的丑角行当。丑是科诨艺术的主要表现者,但科诨不仅仅局限于丑行,戏曲的男女正面角色生和旦,也时有科诨之举。丑的科诨是俗虐,是大众化的玩笑,也是丑行的本色;生旦的科诨则是雅虐,是文绉绉的玩笑,是生旦行当的变奏。如《西厢记》里张生与红娘之间就有不少不失风流儒雅的科诨。佳科妙诨往往闪耀着哲理和机智的光辉,引发观众会心的微笑。科诨具有鲜明的喜剧因素,但并不为喜剧所独有。可以说是深受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喜爱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它的形成与在戏曲中的广泛运用,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情趣。戏曲中科诨的大量使用,既来自于观众的心理需要,也导致了滑稽表演的戏曲程式化。
科诨作为表现戏曲中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一般通过净丑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它利用滑稽调笑的语言动作,其主旨在于令人发笑,令观众在劳作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满足观众心理上的需求。因此,戏曲科诨的语汇具有地方性和时代性两种特征,而且这两种特征是交融共存的。
一、戏曲科诨语汇的地方性
戏曲科诨的地方性指的是不同剧种由于地方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不同,剧种所要求的科诨语汇也因此而具有地方特点,这种地方性也是不同地区人们长期审美习惯的积淀。
全国300多个剧种,作为剧种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的地方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语汇。比如闽南地方方言在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别于汉语等其他方言的特点。闽南话中的凋肘、倚秋、压气、带驿马、交番婆等词,就很难准确译成普通话。而且,每一种方言的语汇都融合了当地人们历史流传下来的审美习惯和当地民俗文化的内在韵味。一个不起眼的语汇往往会在熟悉这个语汇文化内涵的听众的心里产生共鸣;一句蕴涵了幽默文化的科诨容易在懂得其内涵的听众中引起会心的微笑。因此,科诨在戏曲中的运用要符合地方剧种的美学特征和浓郁的乡土风情。如在泉州市入选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