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lw.nseac.com论文网与您分享的一篇关于浅析辛弃疾

2013-04-24 18:44
导读:硕士毕业论文论文毕业论文,以下是lw.nseac.com论文网与您分享的一篇关于浅析辛弃疾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以下是lw.nseac.com网与您分享的一篇关于浅析辛弃疾词作雄奇

 以下是lw.nseac.com网与您分享的一篇关于浅析辛弃疾词作雄奇刚健之美的文学,欢迎浏览!

 
 
  [摘要]辛弃疾的词作中大都表现了对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其作品融合刚柔的美学理想和兼备雄奇刚健及深婉雅丽之美的风格特征,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并影响了后世词人的创作,对我们深入研究我国古代词作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辛弃疾 词作风格 雄奇刚健
 
  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既有词人的气质,又兼具军人的豪情,爱国主义情怀浓厚。豪放词是他词作中的主导风格,雄奇开阔的境界、生动夸张的语言、悲而不颓的精神,构成其词雄深雅健的风格。在以普通事物为创作内容时,给予词作更深入的内涵,给人一种刚柔相济,摧刚为柔的美感。
 
  一、雄深雅健
 
  辛弃疾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辛弃疾词的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深雅健,确立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一派,而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的词中饱含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自身豁达开阔的胸襟,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虽然同为豪放派词人,但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性格、接受教育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词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的不同。辛弃疾创造出来的词的意境更为雄奇开阔,他生动而夸张的想象更吸引人,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词人的笔下,沙场秋点兵被信手拈来,高亢的军威和如火的战斗激情被喷射而出。让人深思与感慨,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全词结构也有其显著的特点,前后两片语意贯通,读起来荡气回肠,波澜起伏。全词集中体现了辛弃疾的词风,可以说是辛词的代表之作。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忧愁之情,身无报国之门的词人在朋友离去之后,把盏浇愁,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忧愁,他抽出宝剑,拨亮油灯,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了当年的战场,少时的作者,英勇无敌,曾率领数十骑于敌营中擒拿叛徒。嘹亮的号角声直冲云霄,辽阔的土地上,士兵们正在分食肥美的烤肉。此时鼓瑟共鸣,反映边塞生活的雄壮的军乐响彻天际。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这首词有力地表现了报国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写‘壮’,基调豪迈高亢,大气磅礴,结尾又融入了悲凉的基调,使词意跌宕起伏,在艺术上具有独创精神。”因而构成了辛弃疾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而苏轼的豪放风格本身就是其性格的体现,跳荡流溢的奔放中展现着他自由乐观开朗的性格,他把那样自在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莫测的篇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相对于苏的豪迈洒脱,辛弃疾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慷慨悲壮、激情飞扬之感。
 
  辛弃疾文武双全,从小励志上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现实让他没能实现理想,人生理想的破灭使他的内心长期压抑,他的词风自然而然是豪迈中带有悲壮,澎湃而又忧思,沉郁而又苍凉。政治理想和现实社会的矛盾,黑暗势力的排挤打压,决定了他的词不能像苏轼那样旷达洒脱。从岁月流逝中他感到了人生的短暂,壮志难酬,他的内心越来越压抑和痛苦,这种痛苦无人诉说,他只有在自己的词作中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辛弃疾词作中彰显军人风范,那种勇毅和刚强不是普通人所能表现出来的。像“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马革裹尸当自暂,峨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等等,无不表现军人特有的豪情壮志,气冲牛斗,并且与那些和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勇士,他给予高度的赞美。他的英雄情怀与现实的绝望交织在一起,大起大落,给人感情上以强烈的冲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上片即景抒情,缅怀历史人物,寄托个人感慨。作者登上北固亭,纵览“千古江山”,凭吊历史遗迹,自然要联想到在这里出现过的建立英雄业绩的孙权和刘裕。面对南宋偏于一隅的现实,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表现出由衷的赞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生动地再现了他们驰骋疆场的豪迈气势与英雄形象,饱含了作者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出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这样的词句,这里写的是英雄去后,故居荒凉的景象,发的是江山寂寞与时事消沉的感慨。同一京口,两相对照,褒贬就异常鲜明了。下片,思想活动极其复杂。作者借用“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这一军事上失策的历史教训,对当时掌权者提出忠告,又以“烽火扬州路”这一历程的回忆,跟眼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揭示出妥协投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首词思想敏锐,感情深沉,手法精练,风格豪迈中带有悲凉,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二、刚柔相济
 
  辛弃疾的词有种刚柔并济的美感,不落俗套。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首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是在强调已经是暮春时节,柔美的花朵再也经不起风雨的洗礼了,“惜春长怕花开早”深刻表达了作者爱春、惜春的心理状况,由于担心春天的逝去,百花的凋零,以至于反而害怕春天百花开放得太早,这是从深层次表达了作者惜春的心理状况的描写,写得入骨三分。“春且住”三句,是作者对于春天的深深留恋。“怨春不语”,作者无力逆天去留住那美好的春天,反观那屋檐下的蜘蛛,勤勤恳恳地结网抽丝,去粘住了那掉落的飞花杨柳。由此,作者似乎觉得那勤劳的蜘蛛反而比自己无奈的哀叹更有收获。接着作者用汉武帝时期陈皇后失宠的故事,来暗喻自己的失意。从“长门事”到“脉脉此情谁诉”一段,以自古美人招人妒的先例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陈皇后因为招人妒忌从而引来祸事被打入冷宫。为此她不惜重金,聘请当时著名的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为自己做《长门赋》,希望以此让汉武帝回心转意,但是她的希望并没有实现。这样痛苦的复杂心情,对谁去讲述呢?又有谁可以理解呢?再看“君莫舞”二句的“舞”字,表现出那种得意忘形、手舞足蹈的状态。“君”,是指那些妒贤嫉能从而无端进谗献媚的人。是要说明,你不要太忘乎所以了,难道你没看见,赵飞燕和杨玉环都是死于非命,不得善终吗?再看“皆尘土”,用《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中的意境。以“闲愁最苦”三句结句,“闲愁”,作者暗指自己精神上不可倾诉的郁闷。“危栏”,是高处的栏杆。后三句说不要以凭高望远的方法来排消郁闷,只因那快要落山的斜阳,此时正照着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从而远远望去,一片迷蒙。因此这样的暮景,便会使人见景伤情,更加悲伤。
 
  作者在上片以写表现自己爱春、惜春为主。下片以古喻今,论述古代的历史故事。表面两者看起来好像不相关联,作者以古喻今,借用古代宫中美女的事情,来暗喻自己的人生境遇,从而抒发怀才招妒的境遇。又想到长此以往宋氏王朝的前途未卜,从而和春去花落的中心思想相互照应。作者在下片处展开来描写,在艺术技巧上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接着作者并没有继续地咏怀历史,而是再次转到借景抒怀上面。此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实际上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内心。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愤恨。
 
  【参考文献】
 
  [1]孙立.中学生古典诗词500篇[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韩富军.论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J].辽宁师专报,2006(4).
 
  [3]罗立刚.唐宋文学导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辛更儒.辛弃疾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J].杭州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