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重点讨论钢筋的检验、钢筋的保管、钢(2)
2013-05-14 01:25
导读:5.3 钢筋接头位置和接头数量的控制。配料时要仔细了解钢材原材料长度,根据设计要求,要组织钢筋班组学习相关规范,选择合理搭配方案。当梁、柱、
5.3 钢筋接头位置和接头数量的控制。配料时要仔细了解钢材原材料长度,根据设计要求,要组织钢筋班组学习相关规范,选择合理搭配方案。当梁、柱、墙钢筋的接头较多时,配料加工应根据设计要求预先画施工操作图,注明各编号钢筋的搭配顺序,并根据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要求正确决定接头位置和接头数量。现场绑扎时,事先进行详细交底,以免放错位置。若发现接头位置或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重新制订设置方案;已绑扎好的,要拆除钢筋骨架,重新确定配置绑扎方案再进行绑扎。如果个别钢筋的接头位置有误,可将其抽出,返工重做。
5.4 弯起钢筋放置方向的控制。为防止出现弯起钢筋放置方向及弯起点的位置不正确,事先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检查与监督,确保工序质量必要时在钢筋骨架卜挂提示牌,提醒安装人员注意。
5.5 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的质量控制。负弯矩钢筋按设计图纸定位,绑扎要牢固,适当放置钢筋支撑,将其与下部钢筋连接,形成整体,浇注混凝土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人员踩压。对已被压倒变形的负弯矩钢筋,浇注混凝土前要及时调整复位加固,不能修整的钢筋要重新制作安装。
5.6 梁中构造钢筋的控制。当梁高大于700ram时,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每隔300-400mm设置一根不小于10ram的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连接。箍筋被钢筋骨架的白重或施工简载压弯时,要将压弯箍筋的钢筋骨架临时支上,补充纵向构造钢筋和扎筋。
5.7 框架墙体拉结筋施工方法。在框架工程中,墙体抽结筋是必不可少,也是与工程质量密不可分的。其施工方法也是形式多样,以往常利用钢筋埋置或埋置预埋铁后再焊接。但最大的难题就是埋起来简单,找起来难。通常采用大面积攒凿的方式来寻找,不仅破坷 昆凝土的外观质量,有的因凿得深度和方法不正确,留置的高度不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验收。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情况。利用工地上的边角钢筋及扁铁做成预埋铁(长度根据墙体厚度确定),支模肓 将预埋铁焊接校正后,用树脂胶在其表面贴一块同样大小的,厚度要求比保护层厚10-20mm的半硬质或软质的海绵,然后支模校正浇筑混凝土。因海绵伸缩性较大,能紧贴模板,待拆完模板后,海绵均伸出混凝土表面,清晰可见,用手拉脱后,简单清理就可焊接拉结筋。
2)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或竹胶模情况。在制作好的预埋铁上打£两孔,依据抗震图集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拉结筋间距,将预埋铁反钉在模板上(要保证牢同)。然后支模校正浇筑混凝土。待拆完模板后,根据钉头便可清晰找出预埋铁,简单清理就可焊接托结筋。
5.8 对后植法拉结钢筋的运用的建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后植法拉结钢筋文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建议:
1)普通膨胀螺栓固定拘结钢筋,因其安全陛能得不到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工程中不宜使用。
2)拉结钢筋与柱筋焊接固定,网其对结构产生破坏,无法保证质量,应严禁使用。
3)化学粘结固定后植 结钢筋,是一种现行广泛使用的植筋方法。但在埋设当中,应保证孔的深度、孔内的清渣、以及埋设后成品的保护。
为了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应根据不同的化学粘结材料,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钢筋捅人深度,对拉结钢筋拉拔力的要求,进行试验。如果能确定一个量化的标准,能象钢筋、砼等试验一样,确定现场质量抽样检查的范同和数量,作出一个具体的标准,更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以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6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方法的控制
检查的依据、内容和质量标准,采取直观检查、实测检查、仪器测试等方法,结合工程质量的“三检制”,使质量检查工作贯穿于钢筋施工全过程。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按规定做好隐蔽工程记录,以便查验。其主要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检查负弯矩钢筋的位置;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是否符合规定;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及预坪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设钢筋工程质量检查的目的是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隐患。要按照丁程质量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要检杏钢筋骨架或网片是否牢同,有无变形、松脱和开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