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之源,是竞技武术的发(3)
2013-06-27 01:09
导读:2 传统武术的发展 2.1 传统武术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武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武术运动获蓬勃发展,并在原有武
2 传统武术的发展
2.1 传统武术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武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武术运动获蓬勃发展,并在原有武术即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创立了竞技武术。由于
的导向,竞技武术取得飞速发展,在高、难、美、新的技术理念下,竞技武术的套路运动克服了一个个原来认为难以完成甚至难以想象的难度动作,发展成为动作飘逸大方、花样繁多、姿势优美的“一枝独秀”的运动形式。但由于其精力都放到跳得高、转圈多、玩花样上了,所以技击价值几乎丧失殆尽,成了“花套武术”。而另一个竞技武术的对抗项目——散打,由于没有挖掘自己应有的对抗模式和竞赛规则,而套用西方的技击模式和规则,便形成了拳击加几个腿法和摔法的运动。尽管赛场上的演练生龙活虎,对抗也非常激烈,但是台下的观众却寥若星辰。其实是我们的武术项目本身出现了问题,竞技武术的套路也好散打也好,与传统武术相比总觉得少了一些武术本身所特有的东西,而变得和其它项目雷同。
当人们高呼竞技武术回归的时候,才发现近些年来由于竞技武术举国体制的发展,传统武术早被搁置一隅,任其自生自灭。回首建国后的传统武术的发展,不禁令人哀叹,正规的传统武术比赛几乎没有,即使有也不过是被竞技武术装潢过的竞技武术比赛的附属品。由国家发起的全国性的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为数不多,多为地方性传统武术交流会,且规模小,影响范围不大,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也起不到很大的推动作用[4]。
2.2 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
抓住了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传承发展工作,就等于抓住了中华武术发展的关键。传统武术的萎缩与人才断层是一个关乎武术兴衰的大事。面对现实,迅速启动全国第二次武术挖掘整理与传承工作,是解决传统武术持续萎缩的良策。早在1983 年,国家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启动的第二次武术挖掘整理与传承工作应是第一次的延伸和扩展。因为在第一次挖整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上了年纪的民间老拳师的拳路和这些老拳师所存放的武术古籍资料(包括实物)。20 年过去了,当年的拳师大都离世,我们决不能因为仅进行过一次全国性武术挖整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传统武术的挖整与传承是一桩
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从措施上,需要举国上下通力合作,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调动地方体育部门的积极性、扎扎实实的打好这场挖整传承工作之仗。第二次挖整传承工作应该是更深入、更全面、更仔细 [3]。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2.1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传统武术发展由于传统武术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而且老少皆宜,符合当代大众健身的需要。但传统武术的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神秘性,缺乏现代科学的阐释,往往会笼罩上迷信色彩,这样就会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更主要的是,随着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逐渐升高,科学原理已深入人心,用科学知识武装的传统武术理论体系更容易得到理解、信任与普及。美国已从
免疫学角度对太极拳进行过研究,得出结论:练习太极拳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就需要我国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科研工作者对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的健身从免疫学、生理、生化等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规范科研机制,杜绝科研工作的各种弊端与陋习,以
报告会的形式向武术专家汇报研究成果。
2.2.2 调整国家政策,制定传统武术发展策略国家应改变以往重视竞技武术发展,忽视传统武术发展的策略,高度重视传统武术的发展,全面制定传统武术发展计划,如:加强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我们应借助于各种新闻媒体,采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传统武术的宣传工作。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宣传工作。建立多层次的组织,传统武术的开展要坚持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基层的活动站点的作用,建立城市、学校、农村三位一体的武术立体化发展思路,逐步开展群体性的传统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