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综采设备的普及,工作面采高出现逐渐(2)
2013-07-16 01:04
导读:锚杆角度:靠近顶底板的巷帮锚杆安设角度为与水平线成10。 网片规格:采用塑料网护帮。 锚杆布置:锚杆排距0. 9 m,间距1. 0 m,每排3 根锚杆。 帮锚索
锚杆角度:靠近顶底板的巷帮锚杆安设角度为与水平线成10°。
网片规格:采用塑料网护帮。
锚杆布置:锚杆排距0. 9 m,间距1. 0 m,每排3 根锚杆。
帮锚索:顺巷垂直煤帮打设成折线形,使用Φ17. 8? 300 mm 钢绞线锚索(12211 轨道顺槽强力锚杆支护材料清单见表1)。
c)煤体支护。
3#~5#、8#~10#横贯:
锚索形式和规格:顺巷垂直煤帮打设成折线形,使用Φ17. 8×8000 mm 钢绞线锚索。
锚固方式:树脂全长锚固,采用3 支锚固剂, 2 支规格为K2335,另1 支规格为Z2355。
6#~8#横贯:
锚索形式和规格:顺巷垂直煤帮打设成折线形,使用Φ17. 8×25000 mm 钢绞线锚索。
锚固方式:XPM 水泥固化浆全长锚固。
2.2 应用情况及措施
通过使用强力锚杆、锚索,具体情况如下:
1)强力锚杆支护强度为:顶板0.47 MPa,两帮0.195 MPa。与原有支护相比,顶板支护强度增加0. 038MPa,两帮支护增加0. 05 MPa,提高了锚杆的组合作用和护顶护帮能力,增加了围岩的稳定性[6]。
2)对强力锚杆实施全长锚固,使煤体固为一体,提高锚固系统整体强度与刚度,增加锚固区抵抗变形的能力;同时提高了锚杆抗剪切力和抗压能力。
3)使用风动扳手紧固锚杆,大幅度提高锚杆的预紧力,提高了锚杆控制围岩的早期扩容与离层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持锚固煤岩体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避免了围岩产生较大的变形。
4)减少了巷道的二次维护量及材料成本。
3 大采高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研究
在多条巷道布置方式中,采面相邻的煤巷一般要经过掘巷、超前压力、滞后压力和二次采动等影响,影响强度与地质条件、煤柱宽度和开采技术等因素[7]。通过对已采的12209、12210 工作面和正在回采的12211 工作面采动影响程度分析,发现工作面的超前压力较小,但滞后压力较大。巷道表面变形有如下趋势。在工作面前方,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都很小,分别占整个变形量的3. 2%、30%和1. 5%;工作面后方根据巷道变形程度可划分为3 个区, 0~200 m 为变形加剧区,巷道底鼓量、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急剧增大,分别占整个变形量的82%、63. 6%和90%; 200~300 m 为变形趋缓区,三量分别占10. 7%、6%和5%; 300 m 以后为变形稳定区,巷道表面变形基本趋于稳定,此阶段巷道三量分别占4. 1%、0. 4%和3. 5%。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 结论
1)大采高工作面有较明显的周期来压现象,由于受到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强度、推进速度和地质构造影响,来压步距离散性较大,一般为10~25 m,动载系数为1. 98~2. 57 m。
2)及时支护和加快推进速度对防治煤壁片帮和冒顶,可收到良好效果。
3)当采面已发生冒顶时,可采取降低采高的方法处理,减少片帮,不宜留顶煤,但宜丢底煤。原因是老顶周期来压时,所留顶煤会被压碎,扩大冒顶程度。
4)大采高采动影响范围与采高成正比,动压区巷道表面位移一般分为3 个区段(加剧区、趋缓区和稳定区),当工作面推过300 m,邻巷表面位移才趋于稳定。
5)煤巷采用强力锚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的方法是全锚支护工艺的改进,也是综掘单进水平的前提条件,更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中国网提供大量免费硕士,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窦林名. 煤矿围岩控制与监测[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高木福. 坚硬顶板处理步距的数值模拟[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