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选取301名3—5岁儿童的祖父母作为被(2)
2013-09-20 01:12
导读:(二)祖父母参与教养的程度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考察祖父母参与儿童教养的情况,一是考察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被抚养的经历,二是调查父母和祖父母共6位家长
(二)祖父母参与教养的程度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考察祖父母参与儿童教养的情况,一是考察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被抚养的经历,二是调查父母和祖父母共6位家长参与儿童教养的比例。调查显示,1岁前半数儿童主要由父母抚养,由祖父母抚养的儿童占38%;1岁以后祖父母参与抚养的比例显著增大,儿童1至2岁时,主要由祖父母照顾的占总数的60%,其中有30%的儿童甚至是被放在祖父母家里抚养照顾。3岁以后,大部分儿童上幼儿园,祖父母和父母抚养的比例都明显下降(见表6)。
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6位家长的支持行为、控制行为和惩罚行为的人数分布进行了考察。调查表明,母亲对儿童的教养投入最多,其次是父亲,祖父母相对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投入较少;在4位祖父母中,祖母对儿童教养参与最多,其次是祖父。除支持行为外,外祖父母在参与儿童教养时相对较少;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中支持行为最多,其次为控制行为,惩罚行为最少。
(三)祖父母教养行为的特点本研究从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维度来考察祖父母教养行为的特点。在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维度得分上,最高分为3O,最低分为14.1(M=25.90,SD=3.49);心理压力维度得分上,最高分为27.0,最低分为10.0(M=14.04,SD=3.78)。这表明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行为多于心理压力行为,对孙子女的关爱多于要求和管束。
为了考察影响祖父母对孙子女教养行为的因素,本研究以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和心理压力得分为因变量,以祖父母的性别和年龄、儿童性别和年龄、祖父母的社经地位、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状况、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祖孙相处时间为自变量,运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祖父母的性别、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状况、祖孙相处时间对祖父母的养育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见表8)。祖母比祖父对孙子女有更多养育行为,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越和谐、祖孙相处时间越多,祖父母的养育行为越多。此外,孙子女年龄越小,祖父母对孙子女养育行为越多,但在祖父母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祖孙相处时间对祖父母施加给孙子女的心理压力有显著预测作用。祖孙相处时间越多,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心理压力越大,对孙子女的要求与管束越多。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越和谐、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心理压力就越少,给予孙子女的自由越多。
(四)祖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四种不同类型祖父母教养方式的数量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忽视型(51人)、指导型(39人)、专制型(36人)、溺爱型(33人)。为考察祖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对祖父母教育方式进行4(教养方式)×2(祖父/祖母)独立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祖父和祖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X2:11.54,df=3,P<0.01)(见表9)。进一步的相关源分析表明,指导型、溺爱型与忽视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在性别上差异显著(x =11.27,df=l,P=0.001),指导型、溺爱型祖母的比例大于祖父,而忽视型、专制型祖父的比例大于祖母。
为考察不同血缘关系的祖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本研究对祖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4(教养方式)×2(母系祖父母/父系祖父母)独立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外祖父母与祖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差异不显著(xz=7.47,df=3,P=0.06),但外祖父母溺爱型和忽视型的比例大于祖父母,祖父母指导型和专制型的比例大于外祖父母。
为考察祖父母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养方式的特点,本研究对祖父母教养方式进行4(教养方式)×3(年龄)独立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祖父母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X =18.65,df=6,P<0.01)。祖父母的溺爱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忽视型教养方式则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