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语法化”问题(2)

2013-05-28 01:40
导读:英语 里,begoingto的信息值也是较多的跟目的相关而较少跟空间位移相关。因为Begoingto频繁地与主体意图也被显示的这种语境相联系,所以导致了它逐渐从
英语里,begoingto的信息值也是较多的跟目的相关而较少跟空间位移相关。因为Begoingto频繁地与主体意图也被显示的这种语境相联系,所以导致了它逐渐从原来空间位移的意义中解放出来,表达目标或意图的新功能也逐渐成为这个结构式的主要功能。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泛化和虚化则高度平行于“适应”过程,就像刺激的高频重复会使得反应者对刺激物的反应持续减弱,最终导致刺激物的形式和意义被磨蚀一样。一个词、词组或结构式的高频重复也能减少其语义力量和信息值。

Bybee对仪式化的各种特征在语法化过程中的对应表现,以及重复在语法化所涉及的语音音系、形态 句法和语义语用等演变中的基本作用做了更为具体的考察。Bybee赞同Haiman将语法化过程看作仪式化这个意见。因为仪式化(适应、自动化和解放)的发生导源于重复,所以Bybee强调语法化的最基本机制是重复。有鉴如此,Bybee从突显重复在语法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角度将语法化重新定义为:一个频繁使用的词汇序列或语素序列自动化为一个单一的加工单位。

事实上,重复和频率不仅作用于语法化演变,人类语言中大量的形态句法、音系、语义和词汇现象的产生和演变都跟话语的重复密切相关。1999年5月在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举行的“频率和语言结构的出现(Frequencyandtheemergenceoflinguisticstructure)”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重复和频率在语言结构的产生和演变中的重要作用。该会议的论文集《频率和语言结构的出现》2001年由JoanBybee和PaulHopper编辑出版。

另一方面,重复不仅是语法化及其他语言演变现象的重要机制,也是大量的文化和生态现象发生仪式化的根本动因。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语法化现象是否具有一个独立的机制?Haiman、Dahl、Bybee以及Haspelmath等学者都认为,语法化最基本的机制既非特域的(domain specific),也非特种的(species specific)。因此,高度抽象、至今仍很神秘的语法性质有望用更为普遍的术语来加以解释。

3 形式学派的语法化研究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已逐渐被生成语法学家纳入形式学派的历史句法研究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式学派阵营里的学者开始尝试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和研究模式来研究功能范畴的语法化,以求“对语法化现象作出真正的解释”。1997年8月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大学召开的第13届国际历史语言学大会期间还专门举行了一次“语法化的形式主义研究(FormalapproachestoGrammaticalization)”学术讨论会。生成学派之所以会涉足语法化研究,可能跟生成语法理论近些年来的发展有关。自乔姆斯基发表《语障》以后,功能范畴被逐渐引入生成语法框架,在最近的10余年来逐渐完善的短语结构理论和X 标杠等理论框架里,像限定词(deter鄄miner)、标补词(complementizer)或一致关系标记(A鄄GR)这类功能范畴成分被普遍看作是短语结构中心语。而历时地看,这些功能中心语都来源于词汇成分或词汇中心语。正因为如此,历时生成语法研究开始注意语法化现象。

形式学派语法化研究的成果主要有Roberts、Warner、Simpson、Beths、Roberts、Roussou、Wu、Gelderen、Kayne、Simpson的论著。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属于功能范畴的助动词语法化演变,也有少数文献涉及一致关系标记、反身代词、疑问代词、否定标记等其他语法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生成学派的语法化研究以乔姆斯基语言学中的功能范畴、中心语移位理论以及修改版乔姆斯基最简方案的句法研究模型为理论背景,以Lightfoot的历时句法理论为基本框架试图对文献里经常提及的若干语法化现象作出形式主义的解释。其基本假设是,语法化本质上是词汇范畴被重新分析为功能范畴的过程,语法化现象之所以普遍可见是因为重新分析往往涉及到结构简化,体现了语言习得的省力策略,而结构简化则是一种为参数定值所偏爱的演变。

4 语法化与语言接触

传统的语法化研究大都是在假定的同质演变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语言演变的一元发生(monogenetic)模式这样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正如Hopper&Traugott所强调的,“严格的语法化一元发生观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研究模式忽略了大量的由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语法化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发生在语言接触状态下的语法化演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下述两个角度进行。

其一是探讨特定的标准语言由语言接触等外部因素导致的语法化过程。任何一种语言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跟其他语言发生接触关系。语言接触常常会导致形态句法的借用和影响,Weinreich、 Thomason、Kaufman、Stein、Gerritsen、Stein、Harris、Campbell、Campbell以及 Thomason等学者的论著均描述了大量的句法借用和句法影响的语言事实。Harris&Campbell和Campbell甚至将句法借用视为句法演变的三个机制之一,Gerrit鄄sen&Stein则将语言接触及由此导致的句法借用和句法影响看作句法演变的一个重要外因。对句法演变的外部机制和动因的关注使人们发现以往被认为是一个语言内部的语法化现象其实是由语言接触导致或诱发的,比如Millar证明,语言接触在英语定冠词的语法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Harris&Campbell则列举大量的事实证明句法借用常常和重新分析、扩展等机制一起造成大量形态句法现象的产生和演变。语言接触不仅会通过句法借用和影响促成具体的语法化过程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导致语法化机制的跨语言扩散,Bisng认为,语言联盟的出现很可能是由语法化机制跨语言的扩散造成的,特别是在语言接触情形中,说话者/听话者可以将其母语中业已存在的重新分析的机制转移到另外的语言中去。

其二是研究皮钦语和克利奥尔语中的语法化现象。皮钦语和克利奥尔语是由语言接触导致的两种接触语言(contactlanguages)。一般认为,皮钦语产生初期缺乏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当皮钦语固定化以后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会逐渐增加,而当皮钦语被克利奥尔化(变成克利奥尔语)后语法形式则更加丰富。因此探讨皮钦语和克利奥尔语的语法化过程和机制无疑有助于语法化理论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皮钦语和克利奥尔语被认为是语法化研究的金矿。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Bruyn的《克利奥尔语的语法化》和 Baker&syea的《改变意义,改变功能:接触语言语法化论文集》。前者是一部研究苏里南克里奥尔语语法化的专著,讨论了包括 gi‘give’用作受惠格标记在内的大量的语法演变的实例,Bruyn的研究表明,当皮钦语克里奥尔化时所发生的语法化过程(比如一个独立的词汇项变成形态的部分)常常并不是克里奥尔语内部发展的结果,新的形态标记其实是从低层语直接移入的。这个结论也许能有效地解释为什么克里奥尔语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新的语法形式。后者代表了克里奥尔语语法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这个论文集里,Bruyn基于对苏里南克利奥尔语中若干语法结构式的观察,区别了克利奥尔语语法化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常规语法化(ordinarygrammaticaliza鄄tion)”,即语言内部的语法标记和结构的渐变;第二种类型叫做“瞬间语法化(instantaneousgrammatical鄄ization)”,其区别于常规语法化之处是“通常逐渐进行的演变在克利奥尔语化过程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跨度中发生”;第三种语法化类型是“外表语法化(apparentgrammaticaliza鄄tion)”。 Bruyn认为,这种语法化其实是低层语语法成分移入的结果。

上一篇:论汉字繁简与书同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