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提高商务交际能力(3)

2014-02-12 01:01
导读:二、在商务教学 中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提高商务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学家海姆斯(D.H.Hymes)于20世纪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语言

  二、在商务教学中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提高商务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学家海姆斯(D.H.Hymes)于20世纪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语言能力”(1inguistic compe-tence)这一概念的缺陷首次提出的。乔氏的语言能力指一个理想的操本族语者所内在化了的语法规则。海姆斯认为这一概念抽出了语言的社会特点,舍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他采用了交际能力这一术语,把如何在社会中有效地、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了进去。用海姆斯自己的话说,交际能力是“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谈何内容”。具体地讲,交际能力应由四个部分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适应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第一部分相当于乔氏的“语言能力”,体现为语言形式上的准确性,后三部分体现为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常被通称为语用能力。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显然是既包括乔氏的语言能力又包括语用能力,它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学的过程应是个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尤其是培养语用能力的过程。这一点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更侧重语言实践和交际技能培训。这就是说,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关于语言系统方面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在特定目标语境中恰当地实施各种言语行为以获得有效交际的能力。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商务口语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无论在商务会议、产品交易会或社交活动及商务谈判中都能准确传递有关参与各方的意思。口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说得流畅,还要求掌握外贸业务知识,并在各种场合中恰如其分地应用。经贸口语的运用能力与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商务口语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少学者都认为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境驾驭能力,而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两方面,在外语教学中广后者比前者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语言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语境和社会、文化、人文因素,也体现在话语组织和选择依赖于交际对象在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都不能缺乏驾驭语境的能力以及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交际者必须准确把握话语的承上启下话轮关系和关系,分析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背景和相互关系,了解双方的不同认知条件和前提等,才能对话语乃至整个交际作出准确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双方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

  在商务会话中,听话人应在掌握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前提下,根据说话时特定的商务语境以及双方所共有某些知识,才能正确推断出会话含义,以达到准确理解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的目的。比如上文我们所举的谈话双方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法违反质量准则的例子,为使对方理解这些话语所表达的语用意义,交际双方应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并能灵活驾驭和准确把握语境。由此可见,语言理解能力是建立在对语境的语用驾驭能力之上的,而语言理解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使话语表达既合乎语法的一般规则,又合乎语用原则和语境需求。实际上,运用语用推理以正确理解会话对方话语中的交际意图并能准确、得体地传达我方的商务信息,正是商务口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在商务会话中,谈判者若能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去、判断对方的“潜语言”,去领会、推导言外之意,就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促使谈判与交易的成功。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并能灵活地用于指导商务会话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地进行商务活动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庚申·国际科技商务谈判:语言特点与言语技巧[J]·现代外语,1990(4):5-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杜,1997·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2000·

[5]林添湖·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在中国[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杜,1999·

[6]刘醒吾,陈 坚·经贸英语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1994·

    [3] 

上一篇:论鲍照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