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9)22个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8.1%,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人民日报)此时数量性成分不可或缺,否则比较结果无法得到体现。另一种情况是,该类动词和“有”字结合,构成“有+动词”的结构,以表示比较结果。例如:
(10)议案数量比上次会议的991件略有增加。(人民日报)
(11)今年初局的数据表明,我国近92%的居民感觉安全,比往年略有上升。(人民日报)
三、具有“程度变化”义的动词
该类动词主要以动词为主,它们表示人的一种主观认识,程度上往往含有差异性,和性质形容词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能够体现“比”字句的比较结果。例如:
(12)其实,我相信这位中年妇女肯定要比年轻女孩更加珍惜这个岗位,也更有工作经验。(人民日报)
(13)“十五”期间,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循环的决策,整个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保护,重视协调发展。(人民日报)该类动词往往是复杂成分,其后多带宾语,单独充当谓语的情况并不多见。
四、一般动词
可以进入“比”字句的动词又不限于以上动词类成分,一般动词也可进入“比”字句,此时比较的并非动词本身,而是就动词性状语成分、动词性补充成分或动词的宾语性成分进行比较,因此比较结果可以由它们来体现,例如:
(14)他还呼吁政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地承担起对宗教圣地的保护责任。(人民日报)
(15)如果你仅仅从表面看都灵这座城市,你多半会陷入一种不屑一顾的误区:认为它比中国大部分省会城市显得破旧和沉闷。(人民日报)
(16)由于智利经济水平已经比以前有较大改善,巴切莱特将比前任有更多的资源进行保障开支。(人民日报)
“比”字句的比较词本身缺乏体现比较结果的功能,需要句子的相关成分来体现,而能够体现该句式比较结果的基本为谓词性成分。该谓词性成分在语法平面受到一定限制,基本限于相对性质形容词和动词性成分。借助它们,“比”字句的差比功能得以很好地体现。
参考文献:
[1]许国萍“.比”字句研究综述.学习,1996(6).
[2]许国萍.现代汉语“比”字句中情态动词意义分布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
[3]徐茗“.比”字句结果与比较点的联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2).
[4]徐用威.从比动句到泛比句发展的考察及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