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孟子》中“之”字的用法(2)

2014-02-23 01:02
导读:二、“之”字作助词 “之”字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种情况。 (一)“之”字作结构助词,有较强的粘附性,起着标志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

  
  二、“之”字作助词
  
  “之”字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种情况。
  (一)“之”字作结构助词,有较强的粘附性,起着标志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孟子》一书中“之”字作结构助词共出现了994次。
  1.“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译为“的”,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6]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7]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告子上》
  2. “之”字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能译出。
  (1)前置宾语之前不用其他副词强调,形成“宾语•之•动词(介词)”的格式。
  [1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前置宾语由疑问代词“何”与另一成分组成的偏正短语充当,构成“何……之……”的格式,动词则一般常用“有”,整个格式表示反问或疑问。
  [19]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孟子•万章下》
  (3)为强调宾语的唯一性,在宾语前再加上副词“唯(惟)”,构成“唯(惟)……之(之为,之是)……”的格式。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
  [2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二)“之”字作语助词,《玉篇•之部》:“之,发声也。”表示调整语气、作词缀或使音节和谐。《孟子》一书中“之”作语助词共出现了17次。
  1.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2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尽心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可用于人名、地名、动植物名或其他事物名之间。凡人名一般加在姓与名之间,凡事物专名一般加在种名和属名之间。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24]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孟子•离娄下》
  从上面所列举的各种用法中可以看到《孟子》中“之”字,用法灵活复杂,词性多种多样,语法修辞作用也是非常广泛。掌握了“之”字的各种用法,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孟子》的真正思想。
  
  参考文献:
  [1]《常见文言虚词例释》,上海出版社1978年版,第7页.
  [2]杨伯峻:《古虚词》,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版,第346页.
  [3]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799页.

   [2] 

上一篇:浅谈语义韵律理论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