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无论从“美女”二字的字面含义,还是从其实际使用的过程来看,“美女”称呼语均能反映出这种“自卑而尊人”的礼貌策略,从我们收集到这方面的可稍作说明。在笔者所在的研究生大楼里曾贴有这样的通知:
想参加湘推三医院推出的视力测试的美女帅哥,请到学管处登记。
学管处
2005. 12. 19
湘雅三医院推出的这次活动旨在推广其新引进的美国某种治疗近视的仪器。通知中的“美女帅哥”若改成“近视患者”,很可能会让患有近视的同学觉得有损他们的形象、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不去测试,并有违医院的原始目的和“人文关怀”(当然医院的原始目的并不一定含有人文关怀)。而我们在株洲市大厦里的建设柜台前收集的一则材料更能体现这种礼貌策略效果:
一位青年女性客户对柜台内的某工作人员说:
“美女,能递张存款单给我吗?”
那位工作人员,当时这正忙于数钞,既没有拒绝客户的要求也没马上递单子给这位客户,她的一同事见状便说:
“人家都叫你‘美女’了,快点啦!”
这位同事的意思是,称呼交际对象为“美女”是尊重对方,交际对象受益后应以实际行动(即马上递给客户存款单)来回报交际者(即青年客户)。关于这一点,何自然等(2002)对利奇的各准则作了这样的规律:礼貌强调的是交际对方(other),即听话人和第三者,而非说话人自己( self ),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双方感觉受到尊重,同时反过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3. 2礼貌的语用悖论(pragmatic paradoxes of polite-ness) (Leech, 1983)与“美女,,称呼语的使用
礼貌是面子问题。“我们对利奇所提出的六条礼貌准则的理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实其理论背后所蕴藏的也是类似于面子的概念”(曲卫国等,1999a),利奇在20世纪80年代谈到过言语交际中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acts简称FTAS ),而斯考伦(Scollon)等也谈到了“面子的悖论:关联与独立”即“关联与独立之所以相互冲突,是因为强调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有可能受到威胁”。 Scollon等提到的面子悖论在女性称呼语和“美女”称呼语中均有体现。
Judith Martin在其作品Party Politics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公司准备开个舞会,想邀请员工(尤其是男性员工)家属参加,但棘手的问题出现了—邀请函上如何称呼已婚男性员工的妻子。因为“Last year,…married employeescomplained that the forms by which their spouses were ad-dressed were offensive:‘Mrs’offended women who preferred` Ms' "。请柬称呼那些已婚女士“Mrs”是运用面子的关联原则,表示对她们的尊重,而那些喜欢被称呼“Ms”的已婚女士认为“Mrs”威胁到了她们的独立性(Ms是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士的称呼),因为中面子的核心是独立的自我。因此Martin对于去年的尴尬相和描写这样的“Theywill, however, be memorable, darkly charging the companywith promoting immorality.”由此可见,力求达到面子的关联与独立的平衡的重要性。
而“美女”称呼语字面上虽有抬高交际对象之意,但在其使用过程中须注意结合礼貌原则的合适性(appro户ate-ness ),即必须根据谈话的内容、谈话的对象、谈话的场合确定合适的礼貌方式(何自然等,2001:132)。如果我们在很正式的场合称呼身居要职的女性(既使你和她关系密切)为“美女”,来表示你对她的关注(面子的关联性),但这威胁到了对方独立性的需要(面子的独立性),因为此时此地的她们扮演着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角色。因此,此时“美女”称呼就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正常化,因而这个称呼语就不是妥切的用语了。
结语
本文从语用学的三个视角对流行称呼语“美女”的动态语境特征、时代特征以及其以言行事和语用失误等进行了语用概述,旨在指出如何正确地使用流行称呼语。女性称呼语从过去“小姐”到现在的“美女”,其变化过程体现了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发展,而“美女”称呼语的出现与使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少一种比中性招呼语更随便或更表亲密的招呼语”这种缺环(曲卫国等,2005 )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符合语用原则并具有时代特征的称呼语将会出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