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因素、就业的压力因素、发展中追求利益的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脆弱,意志薄弱,感情淡薄,意识低下,责任感不强,缺乏诚信等人格缺陷。
(2)由于中考升学的压力,“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是老师的法宅”,长期以来,学生和老师都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了现实社会真实的谎言。_4l这些直接造成了学生自学能力差,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没有良好的预习、复习等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离开老师全天候督导的初中生活,升入五年制高职学校以后,无所适从,不会学习,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外不阅读,汉字和标点符号的书写应用不规范,甚至连基本的行文格式都不能正常地使用,诸如此类情况较为普遍。如不及时引导,有的对高职语文彻底失去信心,有的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有的厌倦、有的抵制甚至逃课等。
另外,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初中,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自丰学习习惯也存在很大问题。除此以外,还存在一个认识问题:我是来学技术的,又不需要高考,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他们普遍对语科的功能性认识不足。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语文表达运用能力和鉴赏能力低卜;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
作为教学知识的载体,教材相对滞后,学生不喜欢;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不能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灵活运用,对教改教研敷衍了事;作为教学的主体的学生,基础不好,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有些学校对文化基础课地位的模糊认识,学风不浓、教风不正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可以想象,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不容乐观。甚至有个别改革试点学校的个别专业,将语文课程从教学计划中直接删除了。
总之,要彻底改革目前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状况,在认识清楚各方面的病因之后,必须对症下。下面就对教学改革的经历和认识,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首先,教师在教学准备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备教材
根据以上对现有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现状的分析,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对目前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不二:选择。第一,根据实际需求重新组合现有教材内容。第二,引进生活的源泉,开发课程资源。第三,挖掘教材内隐价值。第四,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开发成熟以后,可以组织公开出版,把现有教材的二次开发的成果和价值保存和发展下去。
2.备
文史不分家,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不同于高中语文教学,它摆脱了高考的指挥棒,每一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挖掘作品思想内涵,就必须向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学生还原文章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曾尝试把文章的学习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专门给学生传递有关人文信息,尤其注意把具有当地特色的的历史名人的人文思想、典故传奇、历史遗迹等和文章思想内涵结合起来,使历史和现实、古代思想和当代生活相对接,历史不再遥远,古人不再陌生,以史为鉴,看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的焦点,学生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老师深受益,教得轻轻松松。如在学习苏轼前赤壁赋时,应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及苏轼作文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韩愈的师说》,应向学生明确作者曾身置唐代师道不传的社会环境,由此理解作者的文以载道及从师好学的主张和风气。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要向学生说明战国时期东周的大的背景及六国之问的关系,同时还要向学生分析北宋时期宋王朝和西夏、辽等少数政权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文风和文以载道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