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以唯物史观精选中华英杰(1)(2)
2014-03-26 01:04
导读:全书在附录中又列出10个反面人物,即从荒淫暴虐的殷纣王受辛到背叛民国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作为10大昏暴奸佞,列举出他们的历史罪行。这样给读者以
全书在附录中又列出10个反面人物,即从荒淫暴虐的殷纣王受辛到背叛民国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作为10大昏暴奸佞,列举出他们的历史罪行。这样给读者以善恶对照,忠奸对比。正面英杰精选百人,反面败类只列出10人。这也显示正气压倒邪气,好人远超坏人,所以中华民族能够经久不衰,持续兴盛。
对于精选的百名英杰如何分类排列呢?这是需要悉心考究的。本书采取一种独特的纵横比较方法,即把百名英杰分为10编,每编10人。第一编是作为“民族之魂”的贡献最大的10个历史人物,他们起于黄帝、仓颉,终于毛泽东、邓小平。第二编至第九编是按政治家、思想家、文史学家、科学家、改革家、军事家等分类排列。第十编为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人物,如陈胜、诸葛亮、关羽、岳飞等。这样每一编10人都是从古至今纵向排列,而从横向来看又可以大体上看出各个时期都有哪些杰出人物。这种分类排列只是编选者的一家之言,它固然给人们以重要启迪,但是也存在局限性。由于每编只限10人,这样不免有的选编不当。例如把胡适列入思想家,而鲁迅只算是文学家;把文学家列为第四编,而科学家却属第五编,我认为这也是错位。此外,思想家有两编:第三编和第七编;文史家也有两编:第四编和第八编,似乎选得过多了些。像刘知几、章学诚、王国维在史学上贡献很大,然而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百名英杰未必合适。从全面的唯物史观出发,就要从总体上来考察究竟哪些人在哪些方面五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两个文明建设,即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际上起过最重大的作用,有过最深远影响。希望编选者在再版时能够对精选的英杰再作一些调整。例如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了体现民族融合与团结,似应把中华民族的第一位人文始祖、奠定了农业文明基础的炎帝即神农氏也选入本书。既然科技是重要的生产力,理应增加一些科技专家,如战国时秦国的水利专家李冰,为《九章算术》作注的魏晋时期
数学家刘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宋朝发明家毕shēng@①等。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大学排名 妙用修辞文生辉
叙事的疑问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