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学论著规范的探讨(1)(2)
2014-05-13 01:02
导读:同人名的还原一样,中文书刊名称的还原也需要谨慎核对。如《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者把“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为《京华中国研究学刊》。在
同人名的还原一样,中文书刊名称的还原也需要谨慎核对。如《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者把“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为《京华中国研究学刊》。在遍查材料未获后,才以其中的一篇论文为线索查知此刊应该是《清华学报》。
材料的还原。刘东先生所《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年)页有文曰:“在古代,上流社会中流行一种习俗:每天洗一次澡,而‘沐日’也可作为官员们归休不视事政事的借口。……而有关洗浴的中文词也就得到了‘十天之期’的涵义,‘起先的洗浴日’、‘中间的洗浴日’、‘最后南丛詈竽洗浴日’分别意指着一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注:此词中文出处不详,权且直出来,留待家指教原文所本)”此处典故可以在《初学记》、《唐会要》、《休假》,尤其是明代杨慎《丹铅总录》卷《时序·三澣》中找到:“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为沐涤,故一月有三澣。后以上澣、中澣、下澣称一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像刘东先生这样的知名学者在文中尚且出现此种搁置情况,可见史实还原之难。
又如《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preliminary address”作“疏意”,审读文时未查到出处。但根据文意应为“序言”的同义词,即“疏头”:僧道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上写主人姓名及拜忏缘由等。(参见《辞源》页;《汉语大辞典》第册,页)改“疏意”为“疏头”既比较符合原意,且更准确。
又此书页,注,把《清朝文献通考》和《清朝通典》简称为《通考》和《通典》。这实际上是混淆了四部书,应根据历史学规范简写成《清通考》和《清通典》,不致误导读者。
在审读《法国汉学》第四辑中有如下文:“在上引《隋书·经籍志》中所记述的道教仪式之外,还用一种不太肯定的口气记录了一种道士们所宣称但却未必如此的箓的古代传说。(中略)虽然隋代的历史学家记录了这个不太可能的道教的说法,(中略)很难证实隋代的编年史学家们……”《隋书》是唐代史学家编纂的,此处应改为“隋史的编纂者”或“唐代的历史学家”。同类者尚有侯旭东在《误丛生的一部书——〈佛教征服中国〉中本琐谈》(载《中华读书报》)文中的举例:“如原书页‘in the Hou-Han chi,a fourth century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中作‘在记载公元世纪后汉历史的《后汉记》中,’(页)令人啼笑皆非。按《后汉纪》(文作‘记’误)为东晋人袁宏作,书成于四世纪,而后汉亡于三世纪初,中应作‘在《后汉纪》——世纪成书的关于后汉的史籍——中’”。这种常识性史料还原的错误应在文中绝对杜绝。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对背景文化还原的难度还应在前两者之上。因为背景知识准确的掌握不仅包括对史实的确切了解,更需要的是一种文化感,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且能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不止是一个词,一段话的索骥,而应把文化内涵整个地融入行文之中,至此才使文达到风格上的忠实与流畅。如《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句原文“Within,the principal palaces were arranged on a northsouth axis……”,原为“(故宫)各大宫殿按南北向轴心排列”。这容易引起歧异。事实上,原作者不是想强调宫殿的南北对称,或者是要说明所有宫殿都是南北排列。因此为“重要的宫殿座落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就更明了。又同书“Confucian commentators”作“儒家评论家”也不能算错,但“清议”一词可能比较符合传统,也更典雅。又比如称南地区下级管事者为“teacher”,作“蒙师”不如“师爷”确切。
袁筱一等法国马丁·莫内斯蒂埃著《人类死刑大观》(漓江出版社,年)第、页两副插图下的注文分别为“西军事势力代表对‘拳击手’施斩首刑”和“拳王的斩首刑(中国,年)。” 。“boxer”在此处不应直为“拳击手”,而是专指年前后中国民间反侵略组织“义和团”的前身 “义和拳”一词。
《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年)第页注“见L·S·杨的两篇文章,……收入的《汉学中的远行》(xcursion in Sinology)”。“L·S·杨”即杨联陞。 “xcursion”一词本身有远行之意,但用在中国书籍和文章的名称当中,应释作“短文”,又可引申来表达中文特有的文体“赋”、“策”等。如苏东坡《赤壁赋》,英国名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H.Giles)把它成“An xcursion Below the Red Wall”,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李杏村则为“An xcursion to the Scorched Cliff”,都使用“xcursion”表示“赋”一词。所以杨联陞“xcursion in Sinology”一书或成《汉学散策》可能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