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红袖绿裙的背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衣饰的色彩

2014-05-22 03:05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红袖绿裙的背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衣饰的色彩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以今人的眼光看来,张爱玲是应该属于“小资女人”那一类的。
以今人的眼光看来,张爱玲是应该属于“小资女人”那一类的。童年时候,她便向往着梳爱司头,搽口红,穿华丽且个性的衣服,穿高跟鞋。她还喜欢缤纷色彩。“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服,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她热衷于自己设计服装,和好友炎樱还曾登广告在报上说是要开一家裁缝店。世事难料,张爱玲最后没有选择音乐或美术或服装设计作为终身事业,而是选择了与文字相伴。在选择了文字的同时,她在文字的空间里尽情释放着她对衣饰和色彩的感知。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林立,她用红袖绿裙一一替她们包装,把她们推向舞台。我们触眼可及舞台上的色彩斑斓,却未及深究红袖绿裙的背后到底“庭院深深深几许?”。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窥视一下张爱玲对其小说中女性衣饰的色彩运用。作者博客:耕云播雨 http://blog.sina.com.cn/cloudraining本论文归作者版权所有
(一)因人设色,色如其人身为小资女人,张爱玲深谙女性衣饰的色彩运用之道。她仿佛是手画笔在给那些小说中的女性们涂抹色彩,色彩艳丽点的便有了热烈的性格特征,色彩纯净点的便绝不会出现热情奔放的个性。可以说,她是因人设色,一样人便给她一样色,从不乱抹乱涂。 她穿着一件曳地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红玫瑰与白玫瑰》) 过分刺眼的绿红色调是红玫瑰的典型色彩。这里的“她”——王娇蕊,过去是朵艳丽的交际花,后来成了王太太。她在已身为他人妇后却仍与旧情人保持着不寻常关系,并且还不断的挑逗佟振保。她的这种谙于男女周旋的性格特征从作者对其衣着的色彩描绘中就可看出一二来了。颜色本是视觉中的对象,为了表现这特殊的色彩,作者突破了对色彩的常规感知,把味觉、触觉和视觉揉合在一起,使其视觉效果达到了最佳。此外,绿红两色还形成了强烈的富于刺激性的色彩差异及冲突对比。作者在这里仅通过衣饰的色彩就已经初步展现了人物的灵魂。 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闻的风味。她携着一把蓝白格子小遮阳伞。头发梳成千篇一律的式样,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封锁》)这是吕宗桢在电车上见到的吴翠远。蓝和白,素净的色彩,让人感觉到天使般的纯洁。确实,在家里她是一个好女儿,在学校里她是一个好学生。大学毕业后,她就在母校担任英文助教。然而,也正是这天使般的颜色使她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使她在现实和幻想的挑战中不自觉地倾向于幻想。张爱玲给她描绘的色彩和她的个性思想再切合不过了。兰仙云泽起身让坐,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金锁记》) 张爱玲像一个灵巧的工笔画家,把一个泼悍而又富有青春气息的少妇形象有形有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而其中对于人物的色彩的描绘,是那样的细致和到位。同为大户人家的媳妇,我们不妨把王熙凤的出场和曹七巧的出场比较一下。《红楼梦》中王熙凤第一次出场的情景:“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佩;身上穿着缕白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衣卦;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较于王熙凤的繁缛,铺张和“彩绣辉煌”,曹七巧则显得简单利落而又清爽得多。从这里,我们可见张爱玲对颜色的选取和涂抹比《红楼梦》更为雅致些,涤去了《红楼梦》中过多过滥的富丽堂皇的俗色。 那是仲夏的晚上,莹澈的天,没有星,也没有月亮,小寒穿着孔雀蓝衬衫与白裤子,孔雀蓝的衬衫消失在孔雀蓝的夜里,隐约中只看见她的没有血色的玲珑的脸,底下什么也没有,就接着两条白色的长腿。(《心经》) 青春少女许小寒才二十岁,正是花样年华,却陷入了一场畸形的爱恋之中。张爱玲给了她本来应有的纯洁的白的同时又给了她饱含内蕴的孔雀蓝,并且还让这孔雀蓝消失在同色调的夜里。无边际的少女的忧伤从孔雀蓝里流溢出来。这和她的同学芬兰是截然不同的。“她因为骑脚踏车,穿了一条茶青折褶绸裙,每一个褶子里衬着石榴红里子,静立的时候看不见,现在,跟着急急风的音乐,人飞也似的旋转着,将裙子抖成一朵奇丽的大花。”(《心经》)这是一个简单纯洁的少女,一个没有心事的少女。因此,她可以将裙子抖成一朵奇丽的大花。此外,我们也不妨将吴翠远的“蓝”和许小寒的“蓝”比较一下。吴翠远的“蓝”是“深蓝”,很素净的纯色彩,而许小寒的“蓝”是“孔雀蓝”,纯美中隐隐传递着一种孤清的心境。张爱玲独特的色彩心理及其对色彩的细致敏锐的辨别力在此凸现无遗。 她穿着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时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只淡黑色的手印,看上去却有一些恐怖的意味。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梳过,脸上却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远看固然是美丽的,近看便觉得面目狰狞。(《半生缘》)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一身黑,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宝石蜘蛛,在日光中闪闪烁烁,正爬在她腮帮子上,一亮一暗,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飘飘拂拂。(《沉香屑——第一炉香》) 同一职业的两个女性却有着不同的色彩叠加。张爱玲运用色彩的高明可见一斑。顾曼璐家境贫苦,是为生活所迫,因而她的交际圈也只能是一些经济地位较低的男人,红、蓝、绿等色彩的无序堆砌便描绘出了一朵低俗浓艳的交际花。梁太太有着厚实的经济基础,她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情欲而频繁忙于应酬男人们。她有较大的选择权,因而,她可以随意的挑拣玩伴。绿、黑两色足以勾勒出她这朵媚俗冷艳的交际花。不少的作家运用色彩一般习惯于采用社会约定俗成的特定的象征意义,如青、蓝、黑是冷色调,给人以冰凉感,红、黄是暖色调,让人感觉温暖而热烈。黑色代表罪恶,蓝色代表忧郁,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张爱玲不习惯这种单调的色彩运用,她以画家的眼光把传统性和自创性结合起来,把自己独到的对色彩的理解倾注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让我们真正见识了“因人设色,色如其人”的色彩运用技巧。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妙用修辞文生辉(1) 下一篇:没有了